個人設計:終將成為第三波自造革命?

Image courtesy – Pinterest

個人設計:終將成為第三波自造革命?

Maker Movement 雖然在 MakerFair 停辦,TechShop申請破產之後,能夠維持商業運轉的模式仍然遙遙無期。不過當Niel Gershenfeld仍然認為我們正在第三波自造革命之時,相信類似的挑戰將會源源不絕的出現。

不過如果我們去除自造運動中的實驗室架構,如果單純以產出來評價的話,或許有個轉機。就像我們看到許多Maker正在幫忙疫情時的醫院進行微生產模式之時,就能夠理解不管在什麼時候,能夠幫助到真實世界的永遠是經過良好設計過的產品。

產品設計仍然是一門專業學問,但是也有可能逐漸瓦解,畢竟大多數最終設計品只是要跟使用者達成某種交易:如果你使用了這個產品,那麼生活會變得更便利,或者是減少某些風險。但好的產品不只是達成供需雙方交易,還達成了某種社會契約。意味著這個產品與使用者站在同一種角度上運行,產品不只是被使用,更將達成某些非功能性的目的,例如促進社會經濟或是減少碳足跡等等。

由德國 RWTH AACHEN 大學媒體運算團隊 Media Computing Group 的領導者 Jan Borchers 與 René Bohne 思考了個人自造帶來的影響之後,發現來自於使用者的創造力並未完全解放,原因可能來自於「技術設計」的思考還未完全被考慮。也就是說,目前的科技僅僅是拿來服侍某些既定的技術規則,對於個人來說,卻非常難以應用。就拿網站設計當例子好了,過去需要高度的程式技巧,演變到現在現在根本不需要會寫程式就能夠架網站與發表文章,才能推動資訊革命。

所以二人制定了一份「個人設計」的公約,希望將設計也能夠融入到個人自造,形成個人設計(Personal Design)的可能性:

  • 個人設計才是第三次數位革命,而不是數位自造
  • 個人設計需要新界面
  • 個人設計工具釋放專業領域知識
  • 個人設計提供各種選項
  • 個人設計與個人製造是交界處的兩端
  • 開放資源硬體支援個人設計

技術網絡本來屬於資本主義中的社會契約,代表著有經過技術訓練之後才能使用某些技術。所以,個人自造會被個人設計所取代嗎?可以好好的觀察。

Jan Borchers, René Bohne: A Personal Design Manifesto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