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無法逃出演算法的陷阱,文化同質持續演進中

凱爾.柴卡(Kyle Chayka)寫出現代演算法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一段時間以來,不管事紐約、京都還是柏林,都能找到一家美學相似的時尚咖啡館。柴卡的意思是,所有通過網路應用相互連接的物理場所都極為相似。他以咖啡館為例,世界各地的咖啡館老板和咖啡師在社交網路上互為好友,並通過演算法推薦同類內容。如此一來,一個咖啡館店主的個人喜好會影響其他咖啡館店主的喜好,並最終與其他咖啡館店主的喜好相融合。

平台藉由演算法更進一步觸及了體驗同質化:如果一家咖啡館具有足夠的視覺效果,客人就會把它們發到自己的 Instagram 上,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美學優化與同質化的循環仍在繼續進展,這使得個人體驗變得更加平凡和普遍。美國、印度、巴西和南非使用同樣的手機,訪問同樣的社交網絡,連接同樣的串流媒體服務,大幅降低需要多樣性的機會。

針對這種情況,柴卡於2016年在Airbnb 上創造了「空氣空間(AirSpace)」一詞,代表平台創造的無文化摩擦場所。人們可以在「網路地點」之間移動,而無需走出應用程序的邊界,也無需走出自己的審美觀。這種同質化與單調導致自然地理的重要性逐漸降低。

法國哲學家馬克.奧格(Marc Auger)在其著作《非空間》(Non-Places)中寫出,高速公路、機場和飯店的感官體驗極為相似。書的開頭是一位法國商人駕車前往戴高樂機場,通過安檢、在免稅店購物、然後無縫登機。登機過程,以及麻木的飛行體驗本身,包含了對自我和周圍環境的剝奪,直到一切都變得天衣無縫、千篇一律。奧格將其描述為「喪失身份的被動快感」。這種同質化現象早在算法社交媒體之前就已出現,但柴卡指出,這種現象在未來很可能會愈演愈烈。

或許有人認為多樣地理特質能夠作為全球同質化的關鍵,像是在非洲只喝得到非洲咖啡,或是亞洲喝茶可以使用不同杯子等等,不過,最深層意義上的個人精神與消費品牌印象越來越一致,無法這麼容易達成多樣化。每個人都極為在意社群網路上的一致性,這代表奧格所說「喪失身分」的快感,在網路上依舊成為演算法的養分。那麼我們真的能夠抵抗文化同質嗎?

The tyranny of the algorithm: why every coffee shop looks the same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