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逐漸落伍的使用者體驗,現在是駭客體驗的時代

如果我們想想「使用(Use)」這件事情,並不只是產品使用能讓使用者達成目的而已,有時候對有機的使用者來說,也幾乎等於「改裝」。從使用的角度上來看,如果一個產品可改裝的程度高(我們就暫且稱為可駭性(Hackability)),或者更激進一點,我們稱為駭客體驗。

User Experience 到 Hack Experience

產品設計裡,使用者角色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可以說如果沒有使用者的話,再好的產品設計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使用者並不是一個機械型的存在,而是存在著許多可能性的有機體。尤其是成熟產品,功能與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話就儘量在差異化上著墨多一些,對於設計來說,使用性(usability)很好等於是差異化做得不錯等等,含了許多價值判斷在裡面。

如果我們將改裝等可駭性因素當作使用的延長線。於是,現在使用的「使用者體驗」也應該要稍微轉一下思考方向,以延展性強的「駭客體驗」來思考。過往想要改變產品功能的只能靠廠商的設計師或工程師才能夠做規格改變,也就是說,使用者體驗只是在找尋現在的解法。但是,現實狀況看來使用者並不滿意這樣的做法,他們想要「立刻」就滿足自己的想法,等不及企業改善。

原先希望使用者「喜愛」的情緒價值目標,現在得要以使用者如何能夠改裝的高度附加價值來設計才行。舉例來說,IKEA Hacker就是一群在網路上分享如何「駭進」IKEA 產品的使用者。他們改裝書櫃成為好用的玄關穿鞋椅櫃,床組變成沙發組,或者是幼兒座椅變成寵物碗等等。甚至總公司也看出可駭性的潛力,自己也提供許多可行的改裝方案給許多身體有障礙的人士,IKEA以色列也支援 Milbat 與 Access Israel 等等非營利組織進行各種實驗。

加速的「社會改裝」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可駭性不只是產品上提供使用者其他的選項,其實也改變了企業(生產者)與使用(消費者)的意義。生產者如果只是想要賣產品,跟消費者就沒有甚麼關係,當然也會造成許多不如預期的浪費(存貨或者丟棄成為垃圾)。

所以,從過去企業是提供產品,消費者提供金錢,在對價基礎上完成交易的關係,在可駭性的角度上完全不同。企業是將使用者想要的目的,產品作為「方法」提供,消費者反而是在使用想法或者是點子上給予適當的價格,以此完成交易。MIT 教授 Eric von Hippel 提出的 使用者創新(User Innovation) 的背景即是在此。所以企業必須要將最好的產品做為方法,也要開拓使用者的智慧與改裝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單純的生產-販賣架構。

支持可駭性的社會現象也反映在所謂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或者是自造實驗室(FABLAB)的創造活動。許多前端使用者也呼籲企業提供「對駭客友善」的產品。雖然現在運動有點沉寂,但是企業端的思考正在進行中,或許或有其他展開也說不一定。

駭客=生活的價值創造

可駭性除了剛剛說的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改變之外,其實對於日常生活來說,能夠有駭客思考其實是對於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價值,進行再思考與再設計。消費的意義除了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之外,還能夠經由幾個點子,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

從被動的消費者到主動的生活創造者。也就是科技民主化之後,個人生產能夠達到的目的,也就是拿回自己的掌控權,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困擾。也讓我想到1973年 Ivan Illich 的 Tools for Conviviality (暫譯:怡然自得的工具):在技術性社會中,工具可以讓人類更加自由。這才是企業提供可駭性的真正目的。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