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人們提前部署的線上臨終服務

4月的某一天,24歲的 Isabelle 使用專門幫助走最後一段路的臨終服務「Cake」,送出了一則 Twitter 推文。這篇推文將她這輩子想做的事情以條列方式進到她指定的信箱裡,內容則是她最喜歡的詩。「留在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我想用我自己的方法,以最有個性的方式發送出去。」Issabelle 說。不只是推文而已,她也填入了在最後失去意識的時候,將「能夠信任的決定者」,也就是她的妹妹決定自己的後事。

類似 Cake 的臨終服務原本是以緩慢的曲線成長,在COVID-19之後,會員數完全直線上升。從疫情開始的2到6月,Cake 的會員數激增5倍。另一個類似服務的Lantern,使用者新增比例則高達123%。幾乎都是未滿45歲的青年人。兩種臨終服務也有不同的「市場區隔」,Lantern屬於傳統的生前契約,Cake就比較有玩心,例如墓地的選項還有「宇宙空間」或者是「直接變成墓碑」等等。

社群網站上也出現了討論臨終的「亡紅(Death-Influencer)」,過去的作法可能是著重有資產的生前規劃,但是現在的新型臨終服務,就比較像是走之前可以跟自己生前不好意思道歉的人一封信,或者是提供仍然留在這世界的方法,例如指定某日推文紀念等等。「現在談論死亡,已經不像過去是種禁忌了」Cake 的共同創辦人 Suelin Chen 說。

因為 COVID-19 疫情無法仔細規劃就離世的人每日都在增加,如果有機會好好規劃,相信應該會減緩一些憂傷。對於流感或是 SARS 傳染病經驗的千禧世代來說,終於得開始正視「臨終生活」,準備自己的後事也不覺得太早。「我們並非不死之身,如果能夠提倡生前計畫的普及,對於整體人生將會是個加分題」,Suelin 說。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臨終,也就是排除人生最不確定的因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Cake 團隊成員來自於麻省理工 MIT 的健康醫療駭客松,團隊一開始就積極與銀行服務結合,像是英國RBS 或是 NatWest 都可以將銀行帳戶與 Cake 連結,提供許多人身後理財服務的建議。甚至麻州的醫療機構 Partners HealthCare 推薦 Cake 給自己的員工。「過去人類是生活在幾乎同一種文化之下,但是現在對於離開的人而言,卻有時候沒辦法從身旁的人得到精神支柱。」這也是機構提供「疫情時的生前規劃規範(Guideline)」的原因。

「雖然死亡被當作是一個利基市場,但也是一個最主流大眾的市場,因為每個人都會遇到。」Lantern 的共同創辦人 Liz Eddy 說。

當公司的健康保險或是福利制度逐漸受到重視的同時,臨終服務的需求也有可能會逐漸提高。根據研究也指出,如果能夠談論生命最後的路程,對於幸福度也會有明顯提升。像是Slack公眾群組Death & Co.也有許多人在上面分享自己面對人生的故事,將最後一哩路當作目標,提出許多具有想像力的計畫。

線上臨終服務事業,看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Boom Time for Death Planning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