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也有經營危機?從黑歷史理解企業如何面對危機

1980年西友百貨仍是大型流通業的霸主,無印良品則是旗下自有品牌(PB),品牌定位是對高度成長的日本經濟社會的反思,人們希望不再追求高度刺激而更為在意本質。所以,當時的無印良品主軸是「有理由的便宜」:提供消費者低價格少加工的產品,加上「自然」的包裝,在衣料、加工食品、雜貨領域中,獲得許多消費者支持。

沒有人想到無印良品能夠如此成功,更何況是有理由的便宜 = 反消費的態度,讓無印良品得以零售市場上的清流姿態存在。品牌事業開始後 5 年(1985)的業績約150億日幣/年,1989年從西友分割成為獨立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計画」。即使在泡沫經濟後也持續成長,在1995年成為上市企業。對照起過去的母公司西友,由於無法維持流通業的規模,逐漸沒落到現在。良品計畫反而順利的擴張,2000年終於到達1054億獲利,順利進入千億公司大關,創造「無印神話」。

看起來極為順風的良品計畫,其實在設立當初卻是顛波,沒有好好處理的話根本無法建立起現在的企業規模。

原來的無印良品組織裡存在著根本的「SAISON 文化」:個人感性。每間小店主都可以自由選品建立品牌強項,在「0→1」的狀況下特別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良品計劃成功也是在同樣背景之下。不過,無印良品如果已經建立起「0→1」的規模,現在要導向「1→10」高成長的話,個人感性可就沒這麼有優勢,相反的會是成長障礙。

一開始的無印良品非常輕視標準化作業(SOP),產品庫存與管理都以店長判斷為主,像是業績、庫存、產品開發等等的基本數字經營層其實根本拿不到正確資料。尤其是剛開始的高度成長,反而創造出良品計畫的社員都有想要超越西友母公司的驕傲心態,每一間店都有自己選品的邏輯。當驕傲蔓延,也產生出市場空隙。此時具有速度感的 UNIQLO,形成快時尚旋風,擄獲許多原本支持無印良品的心。在2000年3月份,無印良品發表年度財務計畫的時候,首次出現虧損,也讓當時的社長引咎辭職。

代替前社長的是從西友調職過來的松井忠三。跟一般的社長上任相同,開始一定是巡視各店舖的營運狀況,想找出虧損的原因。前社長以 SAISON 文化以往尊重個人店長感性經營,進貨太多的產品跟特價產品混雜在排列架上,最後沒有一家店是同樣的陳列。松井社長看到的是「排列髒亂」,於是決定相當於1000億日幣的打消庫存計畫,目標是改善產品週期,嘗試止血,庫存品也在店長等主管面前燒毀,希望改變現場意識,經營者能有庫存概念。雖然有如此的決心,成效卻非常差,當年打消的存貨,隔年馬上又回到原來的水準。

無印良品問題不在於「存貨」,而是創造存貨的本質,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SAISON 文化」:不在意數據而是個人感性的體質。

為了改變文化,良品計畫製作「MUJIGRAM」,從如何操作櫃員機到存貨管理等等,把所有業務項目透明化。不斷找出最佳操作(Best Practice)而且頻繁的更新。如此一來,從上而下都有了準則,掃除過去的經驗主義思考邏輯。另外MUJIGRAM也有配套措施,後台進銷存系統也改進成不能自由下單的機制,減少自由進貨的風險。一連串的改革在數年後收到效果,2006年業績進步到1408億日幣,稅後純利為6.6%。

解除存貨的本質關鍵即是告別 SAISON 文化:過去的最佳解(Best Practice)不能成為未來的解法。

換句話說,企業經營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客人的需求一直在變化,即使一時成功,數年甚至數十年後也不見得是正確的。

世界對於正確解法的需求是不會消失,像是企業主找尋經營顧問、財金書籍或者是成功案例,就能知道現代經營的最佳解。因為客人的需求變化,甚至是每間的企業體質不同,所以解法也各式多樣,並不存在絕對正確的解答。也就是說,追求現在流行的「正確」或是「最佳解」,對於經營組織的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事情,而是思考時代背景,管理方法,產業缺口,市場變化等等,找出比較適合的做法。

正確態度應該是不要盲信正確解法,甚至是相信有最佳解,而是將視點從「解法」轉換成「觀察世界上的變化」,應該是企業經營上比較本質的思考模式。如果無印良品還是成功的進行式的話,也無法保證未來也是如此,無印良品的 V 字反轉帶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反思」,而不是找到「正確」或是「最佳解」才是。

あの無印良品が味わった「停滞」の意外な歴史 | 企業経営・会計・制度 |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 | 経済ニュースの新基準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