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為何成為設計大國?自然給出答案

芬蘭、瑞典與丹麥雖然都統稱為北歐設計,就內涵看來,芬蘭自然系設計跟瑞典合理性、丹麥古典簡約皆各有特色,不能簡單統稱。Bunkamura 展出「這就是芬蘭設計-潛伏在自然的生活模式(ザ・フィンランドデザイン展 ― 自然が宿るライフスタイル )」,將芬蘭設計的誕生與發展做了一個簡單的回顧(詳細的圖片請參照連結)。對於設計=應用藝術領域來說,首先將自然材質與工業的融合當作創新一環的芬蘭,更加具有研究價值。

但是,擁有自然環境的國家不少,為什麼芬蘭能夠成為設計大國呢?據研究人員說法,1950 年代正是消費工業時代,芬蘭是少數具有量產工藝品能力的大國,舉例來說,設計師 Kaj Franck 當時設計的 KILTA 杯盤組採用瓷器設計,強度與表面處理的光澤完成度非常高,取代傳統陶器太過脆弱無法進入洗碗機的缺點,立刻成為新一代食器的標準。更有趣的是,不僅使用新材料,芬蘭設計更加專注於生活調和,能夠低調進入每個家庭而不突兀,容易整理,而且不貴。

芬蘭設計的特點是將自然看到的景色與發想,轉換為設計,舉例來說著名的 Alvar Aalto 花瓶即是採用原木根部的自然造型,以玻璃模具產生波浪狀弧度,表現不同特色與面貌。另外也展出 ARMCHAIR PAIMIO(1940)、CANTILEVER(1931)與 Ilmari Tapiovaara 的 Domus Chair(1946)等等,看得出來同出一門。

芬蘭設計除了食器等生活用品的設計之外,女性設計師的活躍程度也大量提升芬蘭設計品質,像是 Toini Muona 與 Kyllikki Salmenhara 等作品,獨特的觀點刺激許多花器設計作品。設計師對於瓷陶器的研發更加容易使用,漸漸成為芬蘭設計的基本素材,到現在仍然是重要元素之一。

當我們重新評價芬蘭設計,看見許多以往未曾看見的細節,更能感受到設計需要各種條件配合,並是不是一蹴可及。

フィンランドはなぜデザイン大国となったのか? Bunkamura ザ・ミュージアムでその背景を探る|美術手帖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