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機器人、生物與人共生的環境

現代社會除了軟體逐漸侵入之外,還有機器人逐漸進入我們現在的實際環境。路上會越來越多搬運機器人在路上行走,或者是酒吧檯上出現機器手臂也不需要太意外,畢竟這是個人工比電費貴的現實環境。在醫療照護環境中也是如此,除了專業醫療型手術機器人(Davinci)之外,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背景屬於實體機器人,是否已經開始跟我們日常生活進行統合。

這個時候就要討論,什麼叫做共生統合?

舉例來說,Sony 在1999年推出的電子狗 AIBO ,能夠模擬四腳動物的行走,並且藉由電子編譯功能,使用者可以自己創造出屬於自己喜好的AIBO行為。由於僅僅可以模仿小狗的動作,但無法執行實際的家事或者是代替人類進行任何實際功能。跟專業功能型機器人不同,創造出另一種新的機器人類別:陪伴機器人。

陪伴機器人的出現提供人類娛樂與休憩的慰藉者角色,也逐漸進入了我們的世界,機器狗出現一陣子之後不少人覺得也不錯,不用清掃排泄物,也不需要飼料(充電如果算的話)。AIBO 的出現帶給了人類能夠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願景。甚至在幾年後因為SONY本身的企業策略,AIBO 因故障無法提出官方維修的時候,還有第三方「臟器提供」的公司提供「移植」服務。即使零件耗盡無法維修的時候,還有專用的AIBO神社與墓園,人類移情的角度與真實的寵物無異。

共生統合之下,許多人與機器人的隱諱地帶出現了倫理議題:當機器人壞掉的時候,我們是「移植維修」還是「看診」?機器人活得比人類還要長的日子到來的時候,如何「處分」祖先的機器人等等。換句話說,機器人或其他有關生物類型的機器裝置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不只是純技術論上的思考,還需要考慮到「當事人」的意願。

所謂自我增生

自我增生機器人(Self Replicating spacecraft)是從數學家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在1950年間提出的概念,對於機器人的本質應該是自我觀察、展開與生產的結構(著名的馮紐曼數學式在之後被數位科學家證明)。同樣的發想也幫助發現人類的DNA結構,換句話說,人類在自我增生的過程之中善盡了分子機器解構與重組的過程,當時被稱為計算機的電腦也類似人類,存在指數成長的自我複製模型(看看半導體的摩爾定律)。

自我增生在生態圈之中也是非常基礎的理論,對於非線性成長的模型來看,如何建立自我增生的結構(生物或是機器分子)以增加或減緩某種特徵。機器人作為與人類共同進化的對象來說,需要完全不同的成長基礎與自然變化的環境,那會是甚麼?

FUTURE COEXISTENCE OF ROBOTS, ANIMALS AND NATURE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