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成長不是保證,獲利才是

新創成長不是保證,獲利才是

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共同創辦者 Fred Wilson 最近寫了一篇文章:The Great Public Market Reckoning 引起不少話題。Wilson 認為過去10年投資新創的金額與期待IPO上市的投報值,讓整個矽谷充滿「成長至上」的神話故事,到最後顯得獲利不再是最重要的投資判斷,新創圈充滿只要成長就必能獲利的情結。

Wilson的自我批判自我批判引起了不少創業家的共鳴,在這10年間接受龐大創投基金投資的新創企業,不管是甚麼題材,首先就是被要求急速成長。不過,世界上沒有一間公司可以永遠成長,更不要說是看似改變世界的科技新創,總有一天會遇到天花板。這個天花板就是被要求獲利。

「重視獲利」是對於「成長至上」思維的反動。

站在穩定投資的結構來看,如果還是保持思考「成長至上」的投資邏輯,便覺得有點傻氣了。

所謂「死亡的獨角獸」,也就是指成功IPO,往後季度卻繳出非常差勁財務成績單的科技公司,過去的成長神話顯得不足一提。例如WeWork的母公司 The We Company 在停止IPO之後,CEO因無法繳出正確的獲利財務數字而被趕下台,或者是健康飛輪 Peloton 與隱形牙套 SmileDirectClub 在上市之後股價就直直下落,形成投資圈對於成長企業真實財務數字的疑慮。

像是Wilson等矽谷創投現在反而重視新創的「獲利路徑」與「單位正流量(positive unit economics)」。並非一昧相信新創所提出的高度成長數字,更重視公開市場財務數字,避免陷入無法獲利的困境。紐約與舊金山都有事務處的Eniac Ventures也有類似的作法,所投資項目必須要先粗估收益計畫,不管甚麼樣的投資都會要求詳細的財務報告。Benchmark Ventures的共同創業者Bill Gurley更是對於2015年,(估值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新創盛行的時候,因為過多資金投入所感覺到的泡沫化產生疑慮,說出「獨角獸也會有死亡的一天」。

不過,雖然矽谷創投有這樣的顧慮,但是矽谷還是吸收了軟銀的願景基金或者是淡馬錫等海外投資基金,比1990年的互聯網泡沫化更為強大,總計約有1,310億美金。海外資金對於追求成長數字的新創來說,可能是一把雙面刃(附註:文章為2019年發表,現在應該是全數退場或者是減碼投資)。

泡沫化背後,新創感覺起來投資限制更多,但其實只是回到投資的合理判斷而已。獲利至上的創投讓新創回到正常成長的軌道,其實也是因為科技新創在資金運用上,過去顯得不把錢當錢來看,只要是能夠創造會員數,就可以順利推廣獲利業務。不過,現在看起來十分不切實際。

正因為獲利至上的創投變多,在著名的 TechCrunch 會議中也造成許多影響,例如上面所述的 Bird 發表了新的2.75億美金的資金調度計畫,雖然十分辛苦的增資成功,對他們來說到最後還是要靠現行成本改善方法來實現獲利才行。另外,現在的資本市場十分不友善,不安定的因素也變得更多。像是食物快遞公司 Postmate CEO Bastian 則認為對於成長型新創來說,則是面臨到成長數字無法藉由資本投入繼續成長的狀況。

當然科技新創公司來說過早實現收益不是好事一件,太早獲利可能會傷及預定的使用者市場轉移,也有可能太短視使得優秀人才出走,無法獲得長期效益。但就現在的獲利思維來說,一邊不斷成長追求事業體擴大,另外一邊承擔數百億美金的虧損,要有新的資金投入可能就不太容易了。

如何跨越前人創下的虧損陷阱,有建設性的重新塑造科技業的邏輯,正是矽谷人煩惱的根本原因。

Silicon Valley Is Trying Out a New Mantra: Make a Profit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