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黑手黨,神秘CEO孵化器

美國通常有所謂的「CEO孵化器」,意思是在某個企業或是系統裡當過高階管理者,極高程度會被其他企業挖角去當執行長。

為什麼有這種概念出現?當然要提到 GE 的傳說 CEO Jack Welch。

早在1980年代,製造業起家的通用機械(GE)希望靠著多角化策略分散單一製造的風險,於是旗下出現了銀行等想不到的「多角化」公司,但總是無法產生綜效。幾年後竟然造成巨大虧損。Jack 在這時上任 CEO 的位置,採用了「重整、賣掉或關閉(fix, sell or close)」的大膽方案,將無法高度產出的員工毫不留情地裁員,僅留下可以產生收益的事業體。

他在數十年的 CEO 生涯中,把 GE 發展成有十幾間上市公司的集團控股(conglomerate),當然也間接培育了許多高階主管,這些人也到了其他製造業或者是科技業擔任 CEO ,於是「GE = CEO孵化器」的名稱逐漸傳開來。在GE之外,惠普(HP)或是3M都有類似的案例出現,顯示出傳統製造業的確是上一世代孵化 CEO的好容器,而且促使了整體產業進步。

而現在高科技公司也有類似的現象出現,像是Peter Thiel(Valar Ventures,Facebook關鍵投資者) 、Elon Musk(Tesla)、 Reid Hoffman(Linkedin)為首的 PayPal Mafia 就培育了不少領導者,可惜的是許多仍然以風險創投為主,沒有真正擔任 CEO 角色。所以如果說到 CEO 孵化器的話,不得不提到亞馬遜(Amazon),意外的像是Tableau、Zulily、Groupon、Banco Bilbao等等新創 CEO 都是亞馬遜的畢業生。

當亞馬遜出身的 CEO 率領企業的時候,其實也承襲了亞馬遜一貫的企業經營文化:徹底執行每項細節,重視可重複運用的高成長原則(Amazon Growth),而且專注在挑戰與創新。所以像是「開會前30分鐘先閱讀6頁會議文件」、「水平組織應該要像披薩一樣圍著圓周跑,而且要越小越好」、「新產品提案的時候,先把行銷公關資料做成,試著賣賣看」等等做法,他們也沿用在新創公司之上,且產生不錯的影響。

就像25年前 Jeff Bezos 在餐巾紙畫的飛輪效應,指出電子商務的關鍵是「同時降低成本與售價,給予顧客持續購買的理由」。這句話除了成為電子商務產業的金句之外,也成為其他網路經濟的關鍵要件。曾經擔任亞馬遜的物流主管,現在經營網路物流新創 Convoy 的 Dan Lewis 就是看到卡車司機在運送回程的時候有過多的空位,如果可以有效使用閒置空間,就可以產生運送成本下降的效益。Convoy 創業初期即依循亞馬遜的飛輪效應急速成長,也獲得 Jeff Bezos 個人投資,現在企業價值 30 億美金。或者是曾在亞馬遜待過7年的 Kate Karn 開始自己的新創 Verishop 的時候,也運用了先把公關資料做好是賣看看的邏輯,用6頁的說明文件解釋 Verishop 的價值在哪裡。

只要優秀公司出身的經理人,必定帶著某種成功的價值觀,對於高風險的科技公司更是如此,現在看到的亞馬遜畢業生,會不會有一天也變成電子商務的黑手黨呢?(還是已經是了?)

Amazon Has Become America’s CEO Factory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