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球速 165 KM 的投手大谷,還是全壘打王*的翔平?大家都知道二刀流在大聯盟是百年以來難見的天才,但事實上能夠產出怪物大谷翔平,還是當屬科技進步的功勞。當年大谷剛上大聯盟的時候就傳出韌帶斷裂,需要動韌帶重建手術,光是投手復活就不是每個人都有把握的一件事情,更何況要持續二刀流,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今年可以看得出來大谷翔平不但是超越了過去的自己,更有機會挑戰投手=全壘打王的紀錄,過程充滿了科技,或是我們稱為數位轉型的影子。
大谷在一年半的復健活動中,著重食物、重量訓練、爆發力等等的練習不用說,幾乎所有的營養與訓練都有數位資料,營養師與訓練員再配合當日身體狀況做增減。大谷翔平團隊的數位觀念轉型當然跟大聯盟尊崇的科學化訓練有關:大聯盟長年運用資訊科技將運動科學化,像是大數據與視覺分析等等的技術,在比賽中隨處可見,換投手或是場上決策基本上都是數據為主的決定。
對於二刀流來說,與需要有具體的數據支撐才行,最基本是在大谷上半身貼上 48 顆感測器,進行投球與打擊動作,就是建立大谷「動作分析」的模型。運動生理學的動作分析能夠從狀態了解二刀流需要的身體角度,並且算出最適合運動出力的動作,舉例來說什麼樣的投球動作才是最省力,或者是擊球角度要在哪個範圍之內才能打出全壘打等等,都有科學依據。
另外對於投手翔平來說,每天的手臂保養也是重點,在投球練習的時候,翔平手上會綁著一條黑色腕帶。這名為 Motus 腕帶裡裝著 IMU 感測器,能夠從投球角度、數量,加上身高、體重等資料交叉比對,做出 9 日短期至 28 日長期的數據觀察。Motus 機器學習裡的資料裡,能算出翔平的手臂疲勞值(A : C),只要疲勞值在 0.7 ~1.3 內就可以算是安全值,超過 1.3 的話,風險會快速增加 26 倍。
投手最擔心手臂超出負荷,只要是有感測器提供資料,自然做出不會受傷的決定,也不會在戰局緊繃的時候投球量超出自己的負荷。畢竟對運動選手來說,身體就是最大的資產,對自己的身體做數位轉型,就是將資產放在自己能夠掌握的手上。具有客觀資料輔助運動行為的話,更能夠得到最好的表現。
大谷與翔平在二刀流努力的時候,背後的「數位轉型」可望作為運動選手極大的參考資料,未來將會有更多二刀流或三刀流選手嗎?值得期待。
- 2021/07/20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