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須正和與 Nico 技深圳社群的藤岡淳一共同撰寫,7月31日發售的新書「Prototype City (プロトタイプシティ 深圳と世界的イノベーション,暫譯-雛型城市:深圳與世界連結的創新)」,是以世界創新生態圈角度,解釋崛起於深圳的世界級硬體創新現象為主題。
說到深圳可能有些人既熟悉又陌生,中國因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1970年起深圳從一個鄰近香港的小漁村瞬間成為經濟特區,中小型工廠建立了大量勞工集中的製造生態圈。當時主力是來自於東南亞各國(包含台灣)的技術團隊,為了複製歐美國家的產品,建立起號稱「貼牌」的製造邏輯。爾後除了輕工業之外,許多電子產品也進入深圳生態圈內,像是行動電話與 DVD 播放器等等。此時,能夠快速開發產品成為主流,鴻海等代工廠此時也進入深圳,深圳大學等鄰近的科技培育也開始進行研發人才的培育,成了產業革命的推進力,得以建立深圳的快速製造系統。
在2005年之後深圳開始進入另外一種「敏捷開發城市」的創新邏輯,被稱為東方矽谷的深圳,仍然以勞動力與科技力雙輪進行,完全以小規模快速驗證的角度打趴落落長歐美擅長的瀑布式產品開發流程。敏捷開發新商業模型在毫無包袱的深圳表現良好,例如群眾募資第一名的 Pebble 電子紙錶從想法到量產只需 1 年半,或者是運動型攝影機 GoPro、無人機 DJI、還有一堆IoT硬體產品大多也是跟深圳的硬體生態圈脫不了關係。
雛型城市此書除了撰述這段歷史,同時解釋為何深圳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現金、機器人、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公車同時間存在的城市概念。科技在深圳絕非只是工程師才能做到,只要有好點子,華強北隨處可得的零件、3D印表機打印、少量多樣的印刷電路板等等的資源,就能夠讓點子連結到真正的產品/服務,速度帶來的「個性」才是深圳的真正樣貌。
對於世界創新來說,深圳的地位不亞於矽谷。更正確的來說,矽谷如果沒有深圳的快速製造系統,許多產品只能存在於紙上談兵階段,或者是非常昂貴的有錢人玩具,無法快速擴展市場。
另外一本書「硬體駭客裡,可以讓人理解到一件硬體產品背後需要的不只是「廉價勞動力」組裝,更可能是集結了人類對於工具所掌握的智慧結晶。如果以過去「山寨」來理解深圳,現在看來是完全不正確的概念,對於熟悉硬體開發的台灣來說,了解深圳十分必要。
若非疫情關係,深圳極有可能成為最快速成長的 Mega City(意旨巨大城市,居住人口超過1000萬),如果沒有意外,也是最多人使用科技的城市,比一些經濟先進國家都還來得普遍。富有實驗精神的深圳成為都市現象研究的對象,這也是本書所期待的討論:面對高科技介入的城市,人們要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