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裡的性別差異,可能成為意外傷害

語言裡的性別差異,可能成為意外傷害

語言被稱為社會現況的寫照,如果世界上沒有性別差異的話,當然語言上也不會有對應的表現。事實上這世界充滿了性別差異,語言如果沒有調整的話,其實要朝向性別平等的世界還早得很。BBC Future 報導所謂的「性別差異」,在許多語言中都找到不同角度的性別意識。

舉例來說,義大利文裡女性如果稱自己是「幸福的女性」的話,就有性生活極為美滿的意思,在社會觀點來看卻是件壞事。男性則沒有如此的性暗示。日語中的「痴漢」中「痴(白癡,Foolish)」與「漢(man)」代表的是極為愚蠢的行為之外,還表現出接近犯罪(但其實是灰色地帶)的曖昧。英語也有類似的語言表現,像是未婚女性稱為「spinster」,不過未婚男性卻沒有對應的名詞,或者是韓語或是印度語,都有類似的性別差異。

也因為如此,報導裡也說明許多團體正在努力讓語言逐漸性別平等,像是「女性主義語言指導(A Feminist Guide)」努力改正語言中的性別歧視,並且拓展到多性別,不只限於女性或男性觀點。或者像西班牙的訊息溝通公司就把「「patrocinio」(patronage 支援/後援的陰性名詞),創造新的「matrocinio」一詞,去除傳統的女性後援色彩。瑞典語對女性生殖器表現的語言一直都不存在(很好奇瑞典人怎麼溝通此名詞),運用繪本與社會運動產生了「snippa」的名詞。馬來西亞的設計團體「TypoKaki」拿許多中文裡「女」字改變其他詞句的部首,成為新的文字,也是個發人深省的提案。

最基礎的語言,像是「夫」、「妻」在新時代是否真的有意義,還是需要一個性別中性的名詞來表現多性別社會中的伴侶型態?報導中認為有必要再次檢視,避免語言中的性別暴力或歧視,在不經意的日常使用中造成傷害。社會價值觀急劇變化的時候,新的語言也需要不斷創造,才有可能改變現在性別不平等的狀況。

The languages with built-in sexism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