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也需要地方創生

2020年4月開始的 Bonus Track 位於下北澤,為集合了十數個個性品牌包括書店、餐廳、甚至不動產仲介的「新型商店街」提供了附近居民一個好去處。雖然剛開幕就遇上疫情,但仍舊引起不少話題。除了成為東京好去處之外,Bonus Track 選的這些店家都不是主流,有些屬於廠牌,有些甚至沒有營運的經驗,跟一般商店街有極大的不同。

先不要說東京這個大都市有不少這類型的集合店鋪,像是比較為人熟知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或者是代々木 Villiage 等等,都是運用電車鐵路沿線的商業設施,進行商業開發。會看上電車沿線不僅僅是交通方便,還有另外的理由。日本電車的設計原先都是高架運行,卻產生了沿線鐵軌下的閒置空間,過去也產生流浪漢等社會問題,鐵路公司都想要解決黑暗與噪音問題卻苦無對策。此時,商店不怕一些噪音吵雜,卻可以交換到便宜的租金,人們也容易走進來,CP值非常高。從以前就是商業再開發案的最愛。

Bonus Track 卻跟其他地區的開發案有決定性的不同。

首先,經營團隊的組成是由網路雜誌 Greenz 的小野裕之與書店民宿B&B/numabooks的内沼晋太郎組成名為「散步社」,以文化思維的長期視野觀察下北澤地區。發現即使是在東京,下北澤也有偏鄉的特質:人口逐漸移出、次文化產業轉移、不再有魅力的商業環境、跟地方沒有什麼不同。決定接下任務後的工作坊,逐漸拆解下北澤文化的組成,逐漸發現「複雜文化」是許多人來下北澤的理由,但這個理由卻在都市開發中消失了,到處都是連鎖商店,過去的個性唱片、演劇、手工小店幾乎消失。

現代版的商店街

回到初衷,這還是一個商業開發案。但散步社取得了整體園區的 20 年的租約期,並不是一年一簽的狀況,意外的吸引到想要長期經營,不是短期想要撈一票的商家。能夠長久的共存共榮,建立起商店街文化,也是地方創生的一環。舉例來說,大浪漫商店(BIG ROMANTIC STORE)雖然是音樂品牌,卻在園區裡賣起台灣滷肉飯。主持人寺尾先生曾經在台灣待過7年,經營過唱片行的他一直想要推廣台灣文化,所以店裡也販賣有關台灣文化的商品。也就是說,在Bonus Track開店的店主對於多文化環境非常有認同感,甚至覺得有某種使命感,跟過去下北澤無法模仿的異樣文化有共鳴。

另外,Bonus Track 經營文化也非常有趣。他們認為一個商店街不是某些人擁有,而是全部人的集合體。也就是說,商店街雖然看起來是公司組織,但組織實際上營運的是社群,而且這個社群並不是靠一兩個領導者經營,而是全部人互相合作的結果。舉例來說,Bouns Track 組織內的規則不是由長官制定,而是由現場自己建立標準,用人性管理而不是目標。這樣一來人們也會發揮自己最好的能力,而且也會吸引人想要來 Bonus Track 工作。「雖然一個組織必定需要規則,但最後希望不要是規則限制了人們的工作,而是支持每個人的工作環境」小野代表說。

一定要有書店的執著

對現代人來說,想要知道的訊息都幾乎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但是也會偏於自己的觀點。書店就是一個集合各種觀點的地方,而且幾乎亂數存在於書架上,可以隨處所得。如此一來,新的想法會在逛書店,或者找尋自己觀點的時候誕生,好像進到新世界。如果一個地區沒有書店的話,漸漸就會成為無思考的城市。

如果一個商店街少了書店,也就少了開拓新世界的入口,最後整體商店街會成為交易之地,一點魅力也沒有。雖然書店要營利非常困難,但是跟許多元素組合,卻是最好的助攻。這也是許多書店附設咖啡店的原因。長期來看,書店擔負的任務除了營運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人們走進來,帶著想法離去。我們讓翻閱書籍本身就帶有意義,也讓來 Bonus Track 的人們覺得不只是來逛逛的,還能想想自己可以做些甚麼。也有這樣的文化投資意義在。

其實,複雜的東西就讓它繼續複雜下去吧,保持複雜也是一種生活。

地方創生持續在無正確解答的道路前進。

Bonus Track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