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要說再見的時刻。
開始寫未來手帖,老實說有點目的,第一個是希望自己的中文寫作能再好一點,第二則是希望在疫情的時候記錄一些事情。身為一個視覺導向的設計研究者來說,這些文章逐漸讓我不怕寫字給人看,現在有些錯字之外,比較少人說我寫的東西看不懂,所以第一個目的可能是達到了。第二個目的則是發生於過去經驗,COVID-19疫情非常突然的發生,有點擔心我會忘記這些日子到底在掙扎什麼,或者說自己可能忘記生活有什麼改變,就像上次SARS疫情一樣,我已經忘記那個時候度過什麼樣的日子。
當疫情正式結束,4 年下來累積了 700 多篇文,絕大部分是搬運原文到中文,因為疫情造成的封城效應在歐洲、美國、日本甚至於中國的影響絕對大於台灣。台灣就像是口罩戴緊緊的人們,自我隔離在國際社會長達 4 年之久,結果論來說疫情前後的生活並沒有什麼樣的改變,在當初是難以想像的。
我閱讀國外對於封城的觀察,許多新事情也在疫情中產生,許多人採用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度過疫情,不希望改變的人只能苦撐著。未來手帖在 2020 – 2022 年的文章多是這些社會與文化觀察,但是我不只是搬運文字,光是搬運這點我也有點堅持:對於原創者來說,重要的不是全文,而是寫出來的想法,人們如何理解,又如何行動。身為搬運工,疫情中我的確觀察到許多社會、文化、商業與設計的變化跟過去不一樣了,帶給我想法與視野更加的擴大,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另外一提的是,我儘量不要用全文翻譯,所以基本上你在未來手帖看到的都是一種介於評論與摘要的改寫文體,這也只是搬運工的小小堅持,因為全文翻譯如果不是公益性質的話,的確是有侵權的危機,所以我也儘量不使用原文照片,都是從一些圖庫下載,就是不想侵害到原創者的權利。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看原文。
不過,這樣的改寫文體,最近也受到挑戰,尤其是 2022 年開始生成式 AI 熱潮。我原本翻譯加摘要一篇文需要 1 個小時,現在幾乎減半,短的話甚至有過 10 分鐘完成的例子。所以現在搬運工越來越多,如果對知識轉譯有興趣的人,隨時都可以加入搬運工的行列。這個時候我已經知道應該已經不太需要搬運工來翻譯原文,每個人只要有興趣都能夠藉著 AI 的協助,瞬間得到品質非常好的全文翻譯。
只不過我的確是想休息一下了。
對於一個做事情都不太有耐心的人來說,4年實在也是一段歲月,就連家人朋友,甚至是我本人都沒想過可以堅持這麼久。每個週末早上吃完早餐,在電腦前面看文、翻譯、轉寫的活動已經成為生活的一環,小孩還會來關心我的點閱率,有時候個位數點閱實在太過丟臉,還安慰我以後就會好轉。這點我苦笑著,因為部落格的確是個黃花日落媒體,有人看(不是機器人)就已經不錯了,實在不會奢求什麼點閱率。
就像一開始提到的,我的兩個初始目的達到了,而且疫情後所有事情都變了一個樣,生成式人工智能讓想法或是概念經由美好文體與圖片更加快速擴散。大家重新回到辦公室,出遊也變得相當方便,而且幾乎沒人在談疫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好像經過一場歷經 4 年隔離的惡夢,現在得醒來面對世界。
對我來說,未來手帖不會關站,但我可能就暫時不更新了。這就像我做過那些中途而廢的事情一樣,放著放著就變成一種數位歷史遺跡,我可能會另外開始新的旅程,或者就這樣讓未來成為過去。推特也是一樣放著,對於馬斯克來說,可能我是個不合格的使用者。但是 Telegram 我會持續維護,如果真有興趣,請往 Telegram 移動。
就這樣吧,祝大家都好,未來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