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已經過時,創業者到底要相信誰

一場給創新創業的課堂分享上,有個同學問我要如何看待問卷內容,如果出現不好的結果,還會繼續推動產品上市嗎?雖然我沒記得他確切的問題,但突然覺得應該要給個簡單的理由,說明我對問卷的看法,於是回答:問卷?那個是給軟弱者用的工具,硬派創業家不用這個的。

同學們開始覺得鼓譟,好像我是來挑釁的,看起來每一組都做了嚴密的市場調查,不要說都是用問卷得出來的成果。但我的確是有所本,於是開始解釋為什麼我認為創業家不需要用問卷,甚至問卷可能是不好的工具,容易造成誤判。

問卷到底是什麼?

問卷的起源來自於20世紀的統計學,當時因為社會實驗成本過高,就有人想出來「抽樣」的科學方法,將樣本集合計算後,可以得到跟總群體差異不大的結論。換句話說,抽樣的信度與效度(這個可以自己 Google),會影響問卷品質。於是,抽樣是門大學問,甚至會影響結論的判斷。

但是,許多創業家開始一個點子時,絕大機率是看到某個社會現象(如 Airbnb 看到沙發克分租的需求),或是科技演進(如熟知的 iPhone 多點觸控),此時要如何抽樣得知某一群「科技狂熱者」有採用的需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被動、不甘情願甚至抵抗搭上科技解決方案的列車,100 多年以前福特說過如果要問使用者更快移動的方法,他們只會說出更快的馬,車子不在他們的解決方案之中,的確是名言。

所以做不做問卷跟軟弱與硬派沒有關係,這只是為了吸引眼球的說法,真正要思考的是到底創業有沒有科學過程。對我來說,如果能夠搞清楚各個技術、市場與產品要素的相關係數,那就是有科學精神做創業,市場從來沒有在問卷結論上出現過,即使有,也只是一廂情願的說法而已。

創業家要避免誤判,的確是要思考「精明」這件事情,越精明的創業家,其實越容易誤判情況,因為有些事情不是由聰明腦袋看出來差異,而是要不斷觀察跟思考裡面的邏輯結構,才能知道一點點東西,我們稱之為 Insight。對了,Insight 也無法從問卷得知。

正確使用問卷的方法

對於每個團隊來說,應該要審視一些基本架構,包含:

  • When:問卷發放的時間點,對我來說,問卷應該是拿來評量某個專案成果之用,也就是實驗後結果
  • Who:向誰採樣?是否能夠接觸到初期使用者,或者是具中間數的成熟使用者。
  • Where:目前比較多都是線上問卷,是否使用手機填寫就是個重要考量,相反的不需要電腦填寫的使用者(Lagger)
  • What:問卷裡的「問題意識」到底是什麼,這點應該要跟研究法結合一起看,尚未成形的系統的話,問題意識可能比較薄弱,需要其他佐證資料。

照這個架構看來,問卷能夠發揮最大的效應,就得要一個接近成熟產品,經過技術、需求驗證後,最後在市場驗證前可以大規模得到整體回應。蒐集名單是創業問卷的基礎,並非單純問價格、產品選項、顏色問題,必須要把整體價值鏈:看什麼媒體、替代品或是價值對象做總體審視。甚至問卷也不是只能做一次,季度或是年度進行服務品質驗證也好用,如果當時有獲利提供誘因,做問卷會更簡單。

就像是不能依靠使用者訪談就能夠談出需求,也不能寄望問卷可以幫助團隊釐清方向,最重要的是如何藉由各種工具打造出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那些細微的參數到底是什麼,對於創業團隊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思考的問卷太多,不需要再來一份,但我們需要思考的腦袋,每個人都有一個。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