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澤資本主義再次復興,看出日本經濟的缺口

澀澤榮一是 NHK 日劇「衝上青天(青天を衝け)」的主角原型,被稱為近代日本資本主義之父,也是新一萬圓紙鈔的人物。在幕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澀澤扮演著日本國家銀行總裁,前後成立或扶植 500 多企業,是明治維新成功的象徵之一。

為什麼最近澀澤重新回到社會討論的現況,背後隱藏著那些現象,都連結到另外一個重要概念:澀澤資本主義。澀澤資本主義思想不是以無限制的資本成長為目標,反而是對公益的追求,才是產生利益的正道,塑造日本以社會主義思想的經濟分配方式。對應於西方的純粹資本主義,澀澤資本主義造就了許多日本大企業財閥與中小企業相互依存,共同創造利益的方法,世界上也絕無僅有。

如果我們以明治維新到泡沫經濟的 120 年的日本經濟來看,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為前期澀澤資本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泡沫經濟結束,則是後期澀澤資本主義。

前期澀澤資本主義是以近代西方為學習的目標,基於財務制度建立匯兌與證券交易所,並且將紙、纖維與相關基礎產業交由民間經營,這樣的話可以導入最新的生產機具,也能自由買賣不需要經過官方配給。換句話說,以公益為主的經濟政策能廣收民間智慧,建立股份有限公司,競爭的目的也不是累積生產資本,而是社會資本(人才)。

經過軍國主義與二次世界大戰的敗北,後期澀澤資本主義的特色是不再以內需產業,而是積極拓展外銷產業的方法,讓許多企業得以向銀行融資進行產品與市場開發。日本經濟過度依賴分配的思考邏輯,轉換成為拓展國際市場的方法,成為新興亞洲國家的典範。

澀澤資本主義雖然影響近代日本頗深,泡沫經濟以後,內需與外銷產業一下子減縮,每個人都在求生路,很難以公益的角度出發,這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最重要的還是日本經濟制度開始發生質變。

過去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大企業多是財閥或是官股,懷有強大的共存共榮思想。近年來依賴資訊科技的企業逐漸興起。像是目前最大市值企業軟體銀行 Softbank,資本累積的方式是資訊流通與新興產業塑造,而不是過去依賴自然資源加工生產,讓澀澤資本主義無發展的必要。

泡沫經濟後 30 年過去,加上 COVID-19 疫情影響世界經濟,許多人又開始懷念起澀澤榮一。澀澤榮一以公益為發展目標的經濟成長模式,跟現在的社會企業或是 SDG/ESG 永續發展不謀而合,是否會改頭換面成為「新.澀澤資本主義」?誰也說不定。

「富の独占」より「公益」を重視する「渋沢資本主義」 今の日本には失われてしまったのか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