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投告訴我們,動盪的時代如何做出好決定

過去矽谷創投就以眼光長遠,並且實際投注在具有潛力的科技新創上面不遺餘力,也造就了許多矽谷傳奇故事。這篇著名的矽谷創投 Andreessen Horowitz 的部落格文章,讓我們知道如何不確定的年代,怎麼樣可以做出一個「大決策」。

如果我們用兩個軸向:「結構性(Structural)- 一時性(Ephemeral)」跟「負面(Negative)- 正面(Positive)」的話,就可以知道許多變化發展期時是有架構的。在這個架構下觀察變化的取向會釐清我們許多觀念,像是判斷哪些是結構性變化,那些又是一時性的風潮。如果再搭配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就會理解到有四個象限值得觀察。

在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那些「結構性-正面」的變化傾向,舉例來說,像是遠距醫療、遠端工作工具、虛擬廚房、雲端計算等等。都是屬於結構性正面的變化,將會再長久地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工作面貌。另外像是「結構性-負面」則是商業房地產、商業旅行、大都市等等,需要避免類似的投資,不僅僅是因為疫情,而是人們發現即使沒有這些產品或服務,生活與工作仍就可以持續,所以會像馬車一樣,慢慢成為歷史遺跡。

另一方面是「一時性-負面」象限,家庭出遊或是外食都是。疫情的關係大環境仍然沒有在短期間結束的傾向,這個象限需要緊急輸血回復,如果真的要投資的話可以逢低買進,等待經濟復甦,也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最後則是「一時性-正面」,像是外送、使用 Zoom 等遠距照顧嬰幼兒科技應用、股票交易等。這也是特別需要注意的誤區,誤判局勢將會在投資市場上受傷,為什麼呢?

對於企業來說,一時性的風潮導致解決成本大幅上升,收益卻無法追上,供需無法平衡的風險讓帳上數字雖然很漂亮,但是無法持續進步。如果企業過度注視一時性的正面投資項目,不僅僅會在長期的「結構性-正面」象限喪失許多機會之外,還有可能短期面臨一些震盪,投資效益也很難評估。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短視看到「一時性-正面」的訊息,就直接決定下投資決定的話,對於企業或是創投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Andreessen Horowitz 也解釋了所謂的「結構性」是什麼。結構性意思是,同一件事情如果能用10分之1的成本,做到過去10倍的事情,就是一個結構性改變。舉例來說,搜尋之所以成為結構性,甚至是破壞性科技,其實就是改善了人們搜尋資料時的困難,並且提供數百倍的便利。類似的例子也出現在車子、電話、行動通訊、物流、電子商務等等領域。現在的科技應用只要花一分力氣,績效都是過去做同樣事情的10倍以上,這就叫做結構性變化。

Andreessen Horowitz 認為企業投資必須還是要回歸基本價值,這也影響了大部分企業該如何做決策:找到長期價值轉換的工具,仔細審視結構性的成本架構,才能找到正確投資標的。

Framework for Decision-Making in a Time of Change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