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退貨成為黑洞,改變消費行為關鍵為何

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會使用電子商務網站購買衣物,或者用另外一個角度談,有誰知道退貨之後這些衣物到哪裡去了?在著重消費的觀念裡,人們通常在意新東西怎麼到來,但是廢棄品卻乏人問津。就像是疫情關係使得電子商務網站的利用率急增,另一方面,許多不合使用的退貨率也提升許多。就美國而言,2020-2021 的快時尚衣類的退貨率比起過去基準急增至 22%,換句話說只要是購買 5 件衣服就有 1 件被退貨。

據專家統計,處理退貨的成本約是販賣價格的 3 分之 2 ,但是受到供應鏈塞港等影響,退貨處理成本更是比過去增加 7 倍。雖然以消費者至上的市場思想中,讓消費者放棄退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從供應鏈角度來看,處理退貨問題比進新品還要難上數倍不止。

Rest of World 媒體記者就以中國最大電商 Shien 為調查對象,購買後將 Airtag 附上退貨衣物,調查退貨是經由何種路徑或是流程回到原廠手上。調查結果顯示退貨首先會回到平台方,轉賣到拉丁美洲、非洲與東南亞等地,當地業者再利用 What’s App 或是市場販賣給消費者,歷時約數週到數個月。

當然也有少部分回到廣州原廠,報導裡也訪問回收商,表示中國市場原本就有 1.5 轉賣的次級市場消耗這些從歐美一線電商的退貨,約 1,600 項目產品都在回收轉賣清單,甚至有些新服務誕生:例如將某些小尺寸衣物轉為幼童標碼,或者是稍有些瑕疵的正品包包直接變成二手包銷售等等。

消費者很難從 Shien 或是 Amazon 等大型電商網站找到原廠製作的資訊,藉由這次追蹤報導,我們則得知退貨、再銷售與回收體系比想像中還要複雜許多,也需要多付出一些成本。如果消費者知道這些訊息的話,會如何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行動,包括退貨處理或是催促電商平台公開類似訊息,都有可能改變背後體系開始透明化,對未來循環經濟才能產生新觀點。

Here’s what actually happens to all your online shopping return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