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力品牌到融合生活,品牌操作面臨新挑戰

從強力品牌到融合生活,品牌操作面臨新挑戰

近年來因為消費者對品牌的觀念發生變化,不再以品牌溢價(指的是為了此品牌會比其他品牌願意多付出多少錢購買一樣的產品)為主要思考方向,讓許多企業的品牌識別(Brand Identity)漸漸由複雜到簡單。此篇Bloomberg的報導讓我們理解到變化的由來,也反映出現代品牌經營的難處。

主要變化來源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科技,網路科技讓消費者可以不再以單一來源(報紙或電視),而是多樣性的接收到品牌訊息,更重要的是品牌在外堆疊出來的形象,有可能因為網路評論或是網紅KOL影響力一瞬間改變。如此一來品牌的任務不再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作為目標,而是希望消費者可以藉由品牌傳遞的訊息,更真實的得到自己使用的影子。舉例來說,運動鞋品牌找大牌球星代言或許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是他們現在更傾向找身體障礙,或是不同膚色體型的運動員,更貼近消費者的生活體驗。

作者 Ben Schott 更指出柔軟對應變化的品牌策略為「融合(Blend)」,品牌(Brand/Branding)也可以換成「融合(Blend/Blending)」,訊息以更透明、架構、客製、曖昧性等等融合於訊息空氣,成為近乎「個人化」品牌策略。

報導內容跟例子有些雖然滿牽強,許多品牌策略不見得是以融合為主要溝通項目,但是這些大品牌仍然努力地融入自己在快速變換的社會、文化與經濟環境之中。就像是BMW放棄立體化品牌識別,走向更平面更接近網路溝通的使用性,漸漸地讓年輕族群或是其他沒有接觸到高級車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融合品牌或許是下一個經濟文化的展現,首先組織與產品類別也需要融合在訊息裡,無法分開處理。

From Absolut to Volkswagen, Blending Is the New Branding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