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造者風潮不再,泡沫過後下一步在哪裡?

自造者風潮不再,泡沫過後下一步在哪裡?

2012年 Chris Andersen 寫了一本「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同年在舊金山與深圳成立硬體加速器 HAXLR8R (之後改名為 HAX),2014 年美國歐巴馬總統在白宮舉辦 Maker Faire,2015 年法國科技加速器 French Tech 成立,中國更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口號,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 進入熱潮,各式各樣的補助湧入自造實驗室 FabLab 或是 Maker Space。自造者對製造業的產業振興、社會教育、創業思考等等都有所貢獻,到處都有人在討論「草根創新」,風靡不少教育機關。

2017 – 2018 年後的兩三年間,這波科技風潮重新轉向人工智慧,尤其以深度學習等等次世代人工智慧技術讓自駕車等新興產業崛起,取代原本的消費性產品思維。人工智慧的創業潮更是引起各方注意,讓自造者運動造受到不少質疑,造成政府金援以及相關投資的減少,不意外的全世界的自造空間就迎來一波倒閉潮。

換句話說,2014 年就已經存在的自造空間,基本上是由創作者、設計師或是其他有類似空間需求的人們聚合在一起自營空間,即使熱潮過去,這類型的空間依然持續經營著。在自造者運動高調進行之前,原本就存在的共同製造空間的特色是:

  • 非營利
  • 自有資金經營

自由工作者需要自造空間交流想法,當然經營的目標就是會員們是否滿意,並非經濟上的利益。像是新加坡駭客空間 HackerspaceSG 都是同樣「想要便宜租金」的理由,轉移據點許多次,但會員們依然不離不棄。「在這裡繳會費好像是當股東,可以參與空間討論,讓自己很有成就感。」One Maker Group 的威廉說。

如果是 2014 ~15 年創立的自造者空間,基本上就不是以互助會的形態出現,而是創業或是事業創造的屌度出發。像是現在已經關閉的 TechShop 或是已破產的 Maker Media 就是象徵性意義的存在。柴火將自造者空間納入到房地產開發項目的 Chaihuo Makerspace,即是把自造者空間跟電影院、美術館等等的基礎建設聯想在一起,背後的萬科集團思維就是以事業創造為主。

比較起泡沫期來看,現在談自造空間已經沒有資本紅利,更不要說能夠「製造」出多少創業家就能獲得回報。看起來教育投資仍然是自造空間最大的經濟來源,卻無法改變自造空間需要新陳代謝,體質也需要能夠回復到原來充滿活力的狀況。尤其是疫情時,人們無法進入到空間交流的時候,自造空間如何經營,更是一大危機。

一連串的倒閉潮雖然讓自造空間遭受到許多質疑,不可諱言的,自造者的角色對社會來說的確是有啟發的效果,不論是透過展覽、創作或是內容的形式,都會讓一些喜歡動手做的人們積極參與。對政府來說,許多國外交流活動像是 Fablab、JICA海外協力隊等更是加入當地社群,開發出各地特色的創新裝置與服務。更重要的是,如果這世界沒有自造者空間,會有什麼樣的差異嗎?我們可能會哀傷一個餐廳的結束,或是一個名人的離世,但一個自造者空間消失,帶走的不只是 3D 印表機而已,可能還有很多很多。

メイカースペースのビジネスモデル バブル期を越えて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