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不想未來,它來得太快。——愛因斯坦

照護的邏輯 – 安瑪莉.摩爾

一口氣看完了由安瑪莉.摩爾所著,吳嘉苓, 陳嘉新, 黃于玲, 謝新誼, 蕭昭君老師團隊翻譯的「照護的邏輯」,基於私心我先讀了吳嘉苓老師的<譯後記-翻譯的照護邏輯>與林文源老師的<回應作為在地實作的使用手冊>,事後看來的確是正解,幫助我快速進入脈絡。

書中內容已經讓我畫滿重點,為了不要劇透太多還是放棄了介紹內容的想法。我覺得有必要從另外一種經驗,也就是從「創意」的角度去思考整個照護與選擇的邏輯。在這裏創意並不是天馬行空的提案,為了不要引起誤會,這個時候我先統整叫做「設計」,從設計來看「照護的邏輯」也許是個有趣的切入點。

所謂的智慧是誰的智慧?

通常我們是這樣設計醫療系統(產品):

第一,設計師會先遵照FDA的邏輯,最容易理解的是Design Controls(設計控制)還有其他族群不及備載的各式各樣控制文件,以確認產品規格是能夠通過設計檢驗。

第二,根據新產品的提案,設計師(或是設計部門)會仔細審視所謂的使用者需求(User Needs),將使用者分類,使用情境、功能、狀況設定、資訊表現方法都確認好之後,再去設計外觀或是介面「美學」。

第三,如果整個設計提案通過的話,會根據新產品的生產階段進行不同的修改,通常使用到先進的技術(例如網路對醫療產品來講就是個先進技術)就必須要跟FDA再三確認是否與現行法規牴觸。這是省略了幾百個確認點的設計流程,還有許多工程技術、行銷業務與醫療現場人員會對這個產品有各種意見,「修改設計」變成了設計師的主要任務(而不是進行創意發想)。

在設計流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關鍵時刻的判斷,都是在一間大會議室對著試算表與簡報進行決定,這個時候我們真的不太在意「使用者」,真的。因為我們理解的使用者幻化成一群群的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 TA),不需要對產品有什麼意見,只要醫生推薦,TA買單就好,但是這真的是我們應該做的設計嗎?從許多的照護經驗之中,我覺得真的不是這樣設計,尤其是需要使用者選擇的時刻。

個人經驗裡那些需要選擇的時刻,通常都不是什麼愉快的經驗,有時還伴隨著一些「悔恨」,深怕自己(或是家人)作出了錯誤的選擇。當我知道有時候是因為儀器或是設計問題所導致的無謂緊張(例如醫院中警示血氧過低的警報聲,有可能是沒有夾緊手指頭而機器做出反應),對於一個期待世界和平(真的沒開玩笑)的設計師來說毋寧是種挫折的「照護經驗」。對比於設計師從所謂的TA下的設計決策,有時候比較像是自以為是的偽上帝視角,失去整個思考判斷的脈絡感。

對於設計師來說,充滿著市場與使用者洞見的調研報告是非常危險的禁區。報告中所提示的市場機會,通常少了「為什麼是個機會」的脈絡,設計師也缺少使用後的觀察(通常都是間接的從業務端得到消息),沒有持續追蹤設計決策的正確與否。每個醫療照護環節應該是一環扣一環,而不是單一產品就能夠解決所有人的問題,軟體更是一大禁區,所謂的「平台」都需要仔細思考選擇的邏輯,盡可能提供判斷的線索。

就如同譯後記中的所寫的,我們期盼更多交流,這篇文章也是如此。我並不是希望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而是從設計的角度中提供交流機會。我也期待設計師在讀完本書之後可以從「理解使用者」到「關懷使用者」,關懷比理解涉入更多也比較難做設計決策(儀器字型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表現出正確的數字型態,更有許多的暗示必須避免),而這兩者有絕對的差異。設計師應該保持著對使用者的關懷做設計,並且在無數的設計會議上與產品經理、行銷業務、生產與成本控制上,堅持設計需應該要達到的關懷。

更多手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