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一篇文章解釋北歐企業為何如此成功,恰好表現出北歐跟台灣公司相同與不同的價值觀。
過去十年來,北歐四國的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機構)在過去十年的股東回報都高於歐洲平均水平,表現明顯優於其他歐洲公司。在同一行業的表現,北歐公司也優於全球同樣產業的競爭者,例如 2023 年北歐公司的平均利潤率比競爭者的中位數還高 7%,投資資本回報率高 5%。
當我們分析為何北歐企業如此成功,可以找到幾個原因:首先,北歐國內市場規模小,北歐公司像他們的維京祖先一樣富有冒險精神,一開始就積極涉足國外市場。北歐最有價值的 10 間公司在本國的平均佔有率僅為 2%,更不要提全球最大的丹麥珠寶製造商 Pandora ,國內銷售比例僅為 1%。
北歐對新創公司的投資也很強勁,赫爾辛基是許多遊戲開發公司的發源地,例如 Rovio (Angry Birds) 和 Supercell (Clash of the Clans),而且,比起斯德哥爾摩吸引更多新創公司資金的歐洲城市只有倫敦、巴黎和柏林,代表著北歐本地有著強力的新創生態圈。
北歐企業被提及的其他原因還包括,股東願意長期投資,並大量長期持有公司股份、採用新技術意願高、公司稅率保持在低水平(幾乎與美國相同)等等。這都成為北歐企業在長期競爭力上的優勢。但是,隨著全球局勢的不穩定以及川普政府的上台,將成為北歐企業未來的逆風。如何逆風高飛,成為觀察北歐公司的重要關鍵,同樣能作為台灣小市場企業的一個借鏡。
我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