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現代的經濟理論大部分是依照 Jeremy Bentham 的功利主義運作,人們會遵循最大效用化的基礎,作為個人經濟行動的依據(這也是個體經濟學的由來)。人們如果是為了要買房子而努力賺錢,正是因為房子是一個家庭的基礎,能夠為家人帶來很大的效用。當效用成為正向好事的時候,人們就會轉嫁自己的欲望到每天的行動,並且得到物質上的好處。
說起來,人們也時常為了自己的選擇所後悔,而這也正是功利主義受到批判的主因。例如抽菸者戒菸通常是為了身體健康與家人的幸福,但抽菸本身就是自身功利的一種,於是戒菸失去了功利主義所提供的「誘因(達成某項欲望)」,導致成功戒菸的人十分稀少。也就是說,功利主義造成了人類的欲望與幸福實質上沒有密切的連結,「誘因」與「幸福」概念連結起來,實際上十分曖昧。Facebook是非常好的例子。由4名經濟學家主導的調查,思考一個「如何停止Facebook?」的社交中毒問題。
學者們問受測者:「我要花多少錢才能讓你停止使用Facebook?」
回答者的中位數為100元美金,平均值為180美金(平均值比中位數較高的原因,是因為數名回答者因為非常喜愛Facebook而回答了高價金額)。
從 Bentham 的功利主義角度來看,上面的問題與「免費的Facebook」不啻是一種矛盾:雖然服務本身免費,卻帶來許多經濟效用。而且實質意義上影響了美國經濟年間4兆元消費者剩餘支配的基礎。
跟本研究的發現同時,也發覺一個饒富意義的事實
實際上這些學者的確付了受測者相應的金額讓他們停止使用Facebook。原先預期經濟功利(停止欲望)的影響,受測者可能會感覺到非常難過。但他們對自己人生的幸福度與滿意度卻上升了,也減少擔心與不安的情緒,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
此研究結果也導致廣泛的討論,「為什麼人們會付出金錢來減少自己的幸福度?」,如此社交媒體中毒的症狀。如果我們舉另外一個例子,許多人在郊外買了房子的時候已經覺悟到必須要長時間通勤上班,但買房子的喜悅心情跟通勤的痛苦卻無法同一而語。
價值觀的矛盾,這也是花了錢卻無法獲得幸福的主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