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擬人化,顯示出金融新創自信不足?

金融服務擬人化,顯示出金融新創自信不足?

Dave、Brigit、Marcus,甚至台灣的Richard,都是金融機構或Fintech相關企業提供的服務或是APP名稱。或者是學生貸款的Frank,健保服務 Oscar,或者是投資服務的 Albert,都是由這些無法透過臨櫃經驗而使用的擬人化服務。

語言學家認為這類型的擬人化APP,對於千禧世代與Z世代消費者都有很好的效果,金融機關極力的加強人們對於網路金融交易的「信任感」,正是這些世代對於金融機關缺少的部分。

為什麼年輕族群不再相信銀行?

金融新創DAVE的CEO – Jason Wilk認為,千禧世代與Z世代都曾面對過金融危機,對他們來說銀行不再是高度信用的代名詞,相反的是像吸血鬼般的形象,而華爾街也被當作貪婪的代名詞。

不過對金融服務來說,某些程度還是建立在人對人的感覺上,所以使用人名來當品牌名稱再理所當然也不過。舉例來說,投資銀行高盛 Goldman Sachs 是以老闆的名字當作品牌,金錢與人格在過去放在同一個天秤之上,只是想不到,以為是可被打破的傳統來看,金融新創也面臨到幾乎一樣的信任感問題。

同樣現象也發生在高科技公司,Alexa跟Siri都是用人名來當作呼叫跟服務名,而且屬於中性的名字比較多,甚至以後可以換人聲性別。而現在,金融服務的名稱像是Dave或是Oscar都比較偏向男性,可能男性擔任金融管理的角色扮演,或有技術政治化的問題,將是觀察重點。

Why banking apps and startups suddenly all have human first name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