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內部洩密資料,證實限動中毒為真

TikTok 內部洩密資料,證實限動中毒為真

TikTok 在全世界引起極大風潮,許多人運用短影片(或稱限動)快速累積內容,短時間內得到年輕族群的大量支持。

TikTok 與其他社群平台推出的短影片社群最大差異,也是最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於動畫製作過程極為簡單。創作者在原地擺手跳舞配上背景音樂就能播送,不需要特別軟體,也不需要腳本,誰都能夠模仿爆紅短影片進行複製。

另外一方面,TikTok 使用隱私資訊,將內容媒合個人化,助長「限動中毒」的情況。像是製作短影片的小工具背後都藏著特別代碼,以區別使用者與閱聽者的種類。換句話說如果使用者應用某個特定小工具,自然區分(與吸引)閱聽者。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社群功能,許多平台也有類似作法,不過為什麼 Tiktok 這麼厲害?

本次從紐約時報洩漏出來的內部訊息,我們總算可以得知演算法如何進行。TikTok 如何運用演算法讀解使用者意向,向來是極機密資料,在這裡我們可以一窺究竟。

TikTok 演算法裡設定 4 個主要目標,分別是:

  • 用戶價值(短期)
  • 用戶價值(長期)
  • 作者價值
  • 平台價值

許多閱聽族群在按下「打心」社群訊號時,被視為正確引導,按越多類似種類的短影片,TikTok 就會自動將最新、最火紅的內容傳送到面前,完全不需要有無聊的時間。

再細分閱聽者對短影片的內容評價以「打心 like」、「回應 Comment」、「播放時間 plattime」三種類資訊進行機器學習,計算式如下:

Plike X Vlike + Pcomment X Vcomment + Eplaytime X Vplaytime + Pplay X Vplay

P 代表比例、V 代表價值(推估),實際上計算方式比這個更為複雜,可能因時機點、觀看地點或是手機型號、年齡等背後資料進行推算,基本上邏輯是相通的,就是想知道閱聽者對什麼樣的內容產生興趣甚至提出行動。

如此一來,閱聽者對特定短影片的興趣,不如全部觀賞時間長來得有價值,即使中途退出(即往下滑動)也不會感到任何損失。因為閱聽者常常是短期滿足,長久使用下來,極高機率對其他事情產生厭倦感,這也是批判者所擔心的「限動中毒」現象。

報導裡也找到其他系統參數,有效調整演算法到極為個人化程度,包含:

  • DAU(Daily Active Users)活躍使用者
  • Time Spent/Retention 滯留時間/保持
  • Quality of videos in for-you feed 「for-you」動畫品質
  • Other features 其他功能
  • User interactions 使用者互動
  • Creation quality 投稿品質
  • Live streaming 直播
  • Social 社群分享功能
  • POI(Point of Interface)相互接觸(對接)點
  • Likes, Comments 「打心」、回應
  • Playthrough, playtime 不中斷完整看完、播放時間
  • Publish rate 投稿頻度
  • Creator retention 創作者保持
  • Creator monetization 創作者報酬

如果這麼有效,為什麼還有內部洩密者?內部洩密的目的是希望減少令人不舒服的有害功能。

TikTok 讓短影片成功占領年輕人的時間,增加許多過動,或是注意力不集中之外,也讓內部洩密者覺得應該要公開資訊,讓使用者自行判斷是否要繼續 TikTok。如何解決限動中毒的狀況,其實演算法也能做比較中性的判斷,例如加入並調低 same_author_seen(同一創作者)的參數,就能夠接收到多類型限動;或降低 same_tag_today(單日同一標籤),也可以達到效果。

華爾街日報也運用TikTok演算法進行實驗,將各閱聽者觀賞時間分隔成數個短到長的時間間隔,閱聽者長時間觀賞後,發現他們已經無法判別真實與幻想世界,也有自殺與傷害傾向。華爾街日報因而希望 TikTok 積極刪除相關不合乎內容原則的短動畫,但都沒有獲得積極回應。

TikTok 是否要依照上面的邏輯調整,決定權可能不在使用者身上,需要自身免疫。

TikTok、「利用者の心を読む」アルゴリズムの正体とは? ニューヨーク・タイムズが内部からのリーク情報を公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