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AI時代做設計,核心能力是什麼

設計或是其他富有創意的工作被認為是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攻克的最後堡壘,像 nVidia 拿來設計電路圖、MidJourney等生成畫像、ChatGPT互動式助理,都讓人感覺到創意工作是否也將面臨到極大衝擊。

雖然許多專家都認為 AI 仍然無法取代人類,但我從幾個角度談談設計與人工智慧的歷史:1970 年代有所謂的專家系統與資料庫風潮,80年代則是第一次人工智慧演算法,90年代走向網際網路協作系統,2000年代開始討論互動設計等新領域發展,2010年代為 iPhone,到了2020年開端又回到人工智慧。當設計界認為設計已死,事實上設計非但沒死,仍舊持續提供各式各樣新創、企業或是非營利組織成長動力。

設計持續改變本質,過去我們稱設計師可能只處理產品外觀或製程,現在不管產品或服務,介面、展示、城市、商業或任何地方都看得到設計表現。一連串歷史事件都帶給設計師更多的機會,是的,我稱為機會,我完全沒感覺到風險。

為什麼呢?就讓我以一個設計工作流程來討論這中間出現多少機會。

如果以一份來自於某網路訂票系統的設計需求,我用 ChatGPT 單純看這裡面需要什麼「很棒的」使用者體驗。ChatGPT的回答如下:

  • 易於查詢
  • 順暢的結帳流程
  • 清楚的訂閱資訊與跟進步驟
  • 顧客服務
  • 持續演進與反覆精進

不需要做訪談,我已經有對系統初步的使用者體驗有概念。花 5 塊美金我可以得到 AI 畫的 Logo,接下來使用 Figma 做第一版原型,Airtable 拉資料庫,Glide 實作行為模型,Notion 做專案管理等等。後續反覆設計以 Google Analytics, OmniConvert 做A/B Test(或是 Backdoor 都沒問題)。蒐集使用意見,現地現物田野調查,最後交貨整包視覺與使用者經驗報告。完成以上步驟都不需要設計師。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以上工具都是程式腳本(Script)以基礎,有可能靠 ChatGPT 加上整合工具就能夠做好一款軟體設計。換句話說,AI能夠做到許多需要花費設計師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到的產出,整體設計案可能預算不變、時程不變、但內容本質改變,成為以使用者資料為中心的設計流程。

當然設計師也可以反駁這些觀點,認為這些都只是些工具,仔細調整視覺元素還是有必要,否則無法做到差異化。如果大家都用同一套設計流程,設計將會變得枯燥無味,就像是 iPhone 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手機就長得越來越類似。

設計表現可能不再是設計師學習與產出的重點,可能有些人還是很在乎,但在 AI 情境中不再是重點。設計會轉向往更為深層的社會設計、跨境設計Transition Design與設計思考的結合,並不能只單用一套邏輯。設計結合 AI 之後,設計師對於細節掌握的能力將會成為機會,尤其是從解析度低的問題意識到高度生態系,都需要各種不同資料投入。未來或許可以問問設計要如何不使用AI做設計,就像現在如果不查 Google ,要怎麼寫報告是一模一樣的道理。

各種多樣價值觀釐清背後的成因,仔細去思考真實的使用者反饋,甚至就連工具有時候都要自己做一套。打不過就加入,設計也會持續進化,再過十年又有不同光景。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