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相機再次席捲年輕世代

數位相機取代傳統底片相機已經很久了,現在如果說要照相,應該都是數位規格的單眼相機或是手機照相功能。衛報的報導裡卻出現一批年輕人重新擁抱底片相機,住在雪梨的 Shields 就是其中一人。Shields 在封城的時候偶而翻到家裡的骨董老相機,對她來說,藉著相機照相而能夠跟曾祖父連結,是個非常特別的體驗。

Shields 常去的相機店 Super8 老闆 Nick Vlahadamis 也驗證這一點,指出最近 2 年的底片銷售量是過去的 20 倍,沖洗數量為 4 倍。雖然還比不上 90 年代全盛期的銷售狀況,仍然感覺到底片相機仍然有著懷舊的底氣,古董相機市場也有相同的狀況。住在墨爾本的 Jayaraj 幾年前以 30 美金買的 Olympus 底片相機,現在市價約 10 倍,讓她嚇了一跳。

這些都回到攝影本質問題。Jayaraj 認為底片相機無法馬上顯示是一大魅力,「如果用手機拍照的話,馬上就可以看到照片,反而不知道自己在拍什麼。用底片的話,卻要整卷拍完沖洗才會知道,只有一次按快門的機會,每次也只能拍 35 張。」雖然沖洗需要一點錢,對於期待底片故事的年輕人來說,還是相當充滿魅力。

除了照相派的,也有改造照相機的實作派。35mm C0 創業者原本是在網路上販賣中古照相機,看到這波回到底片機的浪潮,反而轉念,想到用後即丟的拋棄式相機。他將即拍相機重新設計成色彩豐富的產品,並且創立品牌吸引 18-34 歲女性,目前已經有 1 萬台以上的銷售實績。或許有人想到過往也非常熱賣的 Lomo 相機,或是 Instax 即可拍,好像都沒有真正建立起品牌與社群連結的樣子,感覺相當可惜。

世界漸漸數位化後,看起來並不是「數位→類比回歸」狀態,而是數位原住民的年輕人們第一次摸到類比裝置的經驗,對於形塑自身感覺的影響。藉著底片相機重新回到關注,得以一窺年輕人建立新品牌、文化與體驗各種思考方式,十分值得。

‘You only have one shot’: how film cameras won over a younger generation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