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球鞋的惡魔,席捲矽谷科技圈

穿著球鞋的惡魔,席捲矽谷科技圈

The Cut 報導美國的科技業者不停對時尚媒體圈挖角,至今已有 Vogue、Elle、Allure 等雜誌總編輯被挖到 Google、TikTok、YouTube、Netflix、Pinterest、Amazon、Instagram 或 Snap 等等科技公司。這些總編輯到底是看上科技圈白花花的金錢才願意點頭?對於時尚界又有什麼影響?總編輯是把自己職涯放在一個完全不對等競爭上,先不要說科技業看不看得懂時尚,可能時尚編輯也對科技業不是很了解,這些都在報導裡有所討論。

採訪編輯 Emilia Petrarca 認為,總編輯們換工作的原因不只是高薪,或是希望離開夕陽產業、轉換跑道等等原因。對於總編輯來說,「故事(Story)」是他們工作的核心,是如何傳達故事才是重點,同樣的,「故事」也能協助使用者理解創新與科技,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值得挑戰的事情。

像是青少女雜誌 Lucy 由紙面換成 Instagram 版本的總編輯 Christy Dash 認為,運用科技能讓故事更為明白,以前需要寫超長文字的報導,現在一張圖片配上簡約文字就能夠傳達,而且彼此交換故事點子,比以往陰暗的時尚圈來得光明許多。過去只能在雜誌上刊登「The Next Big Thing 100」的廣編稿,現在終於有機會自己主導,也能夠藉此擴張個人品牌等等,才是換工作的主因。

另外一方面,科技公司願意提供工作職位給予時尚編輯,背後原因也是傳統行銷公關體系已經不足以協助公司產品推廣,編列龐大的行銷預算卻看不到市場反應強度。編輯可不是如此,他們能夠化身為使用者,當然也是圖文傳播者,工作特性非常適合科技圈。優秀總編輯能夠以一個故事撼動時尚觀點常有所聞,現在我們也能在科技產品裡看到類似現象。像是 Refinery29 編輯 Simone Oliver 就認為在媒體時代,科技與時尚不再是兩個分開的世界,而是融合為一成為新世界觀。

未來不管任何企業終將成為媒體公司的現在,優秀編輯轉往科技業發展後,現在的媒體品質能否還能像過去一樣?在假消息充斥的年代,媒體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Does Anyone Want to Be an Editor-in-Chief Anymore? The Cut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