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來,年長者常常把自己的價值觀或是傳統強押在年輕人身上,為得是掌握年輕人的行為,讓他們服務自己,也是一種共通的文化現象。現在看來,年輕人卻逆轉了過去的常識,積極對性別、種族、權利或是環境問題發言,許多年長者(或有名人)犯下虐待兒童或是性騷擾的過去被翻出來,進而判刑的案例也不少,影響了目前的道德常識。
取得性同意或是虐待的界線在哪裡,或者是完全無法饒恕的罪過是什麼,毫無曖昧且能夠明確界定情況的不是抱持著自我道德觀的年長者,而是年輕人。在美國的年長者經歷過所謂的「性解放」時期,現在卻遭遇到「解放後」的道德危機,不知道自己拍拍肩的動作已經觸犯到年輕人的性自主權利,反而心情上感到非常複雜。像是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的原著作者 Elizabeth Gilbert 是#Metoo 的絕對信者,在#MeToo的討論中,對「性同意」的焦點非常堅持女性是被動型,但在某些狀況下,只能選擇「讓步」與「否定」二個選項,選擇「讓步」根本不能算是同意。
比較嬰兒潮世代,年輕的千禧世代更感到困惑的不只是性問題上,孩子們對於環境問題的激烈態度,更是造成衝突的主因。BBC 的政治記者 Andrew Marr 說,「我們正在道德地震中,年輕人對於長輩的極右資本思考、惡女、拒絕同性戀的態度相當不以為然,每每糾正年長者的道德觀。」對父執輩來說,有些判斷其實是相當不清楚且保持曖昧,也因為年輕人的絕對不行 NG 界線相當明確,在家庭裡引爆許多衝突。
避免引起年輕人的道德反感也反應在教學,有位在大學當講師的作家選擇教科書的時候,特別判斷是否有踩到年輕人的底線,也要在文學價值上兩者平衡。舉例來說,著名的激進小說 Offensive Literature: Decensorship in Britain,作者 Joan Sutherland 說現在上課是一種「思想檢查」,只要有道德政治不正確的想法出現,馬上就會被學生投稿到社群網站上批判。
現代社會許多規範,原先都是長輩建立的價值觀,常常成為年輕人的絆腳石。年輕人常常更換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接受了新思想,並不意味放棄傳統。避免世代衝突,必須要有敬意上的往來交流,才能找到雙方舒服的角度才行。
Are millennials really driving ‘cancel culture’ – or is it their overcautious cr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