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中心的圖書館,在疫情時持續進化

以人為中心的圖書館,在疫情時持續進化

在疫情封城的時候,歐美多數的公共服務都暫停了服務,只有一個例外: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在疫情時候的造訪人數,創造 10 年以上的高峰。人們去圖書館的目的不外乎借書跟DVD等內容,以消磨在家的時間,也減少一些家庭娛樂開銷。而且多數的圖書館幾乎都「提前部屬」,除了已經有自己的數位借書平台、Wifi連結、電腦教室之外,有些圖書館也提供了媒體串流服務。也就是說,圖書館已經進化成為線上線下最完整的數位公共服務。

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我們就能夠看到持續進化的軌跡。圖書館除了積極導入資訊科技,也慢慢地傾聽市民使用者的意見,讓圖書館可以持續創造使用機會。這也讓許社會創新的想法得以「進駐」。舉例來說,原本個人或團體使用自修室的利用率太低,圖書館就改裝成遠距辦公室、PodCast錄音間、3D印表機自造空間(Maker Space)等等,讓使用者可以登記免費使用(當然最後變成要排隊才能使用)。

市民們對於圖書館的需求從書本轉向資訊,導致圖書館實體空間與虛擬服務也產生另外一種融合。例如亞馬遜就在一些圖書館中提供隨選列印功能,讓需要實體書的人可以帶一本書回去。也有電子書租借服務,只要租借特製的Kindle,就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瀏覽館藏書籍等等。電子書的發展沒有摧毀圖書館實體價值,仍然是人們能夠獲得訊息的重要場所與管道。

建築設計 Gensler 2019年時調查了圖書館的使用傾向,發現圖書館已經從「館藏中心」的思考邏輯,轉換成為「以人為中心」的想法。甚至疫情影響人們使用公共服務的意願時,也讓圖書館員轉向思考「下個世代的圖書館」的可能性:社交服務、分散化圖書館、「快閃」圖書館、「得來速」借書服務、網路研討會、公眾科技中心或者是遠端借書服務等等。即使疫情中,也可以看到失業者利用公共電腦或是無線網路申請失業給付,對於市民來說,圖書館可以說是像水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公共建設。

除了美國圖書館發展之外,也介紹了北歐丹麥圖書館 DOKK1的直播間,也開放屋頂讓一些資訊社群活動可以使用。芬蘭圖書館 Oodi的縫紉機租借跟教學服務,讓想要學習家事技巧的年輕人可以自由預約時間與機器,即使出門在外也可以縫紉破掉的衣服,不用直接丟棄。

疫情讓圖書館跟市民的關係有了新發展,會從「以人為中心」進化到什麼程度,令人滿心期待。

Beyond the Pandemic, Libraries Look Toward a New Era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