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S 顛覆傳統行銷理論,共感成為爆紅第一要素

SIPS 顛覆傳統行銷理論,共感成為爆紅第一要素

對於熟知行銷理論的人來說,AIDAS (引起注意、產生興趣、引發欲望、促使消費行為、達到滿意)廣告傳播原理應該是處於基本知識範圍,基本上每個行銷人都知道是什麼。但是傳統 AIDAS 在社群網路主導的消費行為中完全展現不出效果,原因也在於消費者面對過多訊息無法產生判斷,以及社群網站會蒐集使用者行為,推播個人化廣告,基本上都能夠達成 AIDAS 初階效果,但是無法產生最終消費行為。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社群網路對於新商業模型產生重大影響,例如群眾募資,或者是 Uber、Lyft、FoodPanda、Airbnb 等等都大量依賴社群網路的資料,跟過去大眾媒體傳播 AIDAS 產生解離。在日本電通廣告就在研究社群網路消費行動模型的過程中,發現有 4 要素深深影響社群網路消費行為,被稱為 SIPS 理論,要素包括:

  • Sympathize:共感
  • Identify:確認
  • Participate:参加
  • Share & Spread:分享與擴散

第一步驟是共感,過去的消費模型都先預設消費者必須「購買」才算完成消費,不過現代社會中,消費者不僅僅是消費(購買)產品,個人也會有影響力存在(KOL 意見領袖)。所以解決痛點不再是重點,而是「如何」解決。許多有趣的產品在網路上熱銷的原因就是能夠引起消費者共感,像是群眾募資上的產品提案,雖然不知道技術上做不做得到,但是點子引起共感就足夠讓消費者買單。

換句話說,消費者如果沒有共感的話,也就無法「確認」與「參與」接下來的步驟。實際上 SIPS 對於共感沒有明確定義,可能是拍的照片氛圍、模特兒印象、產品特殊功能或者是文案等等,只要能引起消費者共感就等於開啟 SIPS 的第一步。

第二步驟是「確認」,消費者會在網路上確認自己的共感是否真實,因為無法摸到實體,因而確認共感得依靠網路搜尋、他人評價或者是產品口碑,最流行的作法是在 Youtube 上看各式開箱影片,確認自己想要跟實際得到的是同一份產品。

第三步驟是「參加」,為什麼不是購買而是參加?因為許多消費者參加產品購買的流程某個部分是希望得到社會上的證明,確認自己做出對的決策。舉例來說,許多人會把自己消費某個產品的收據貼在社群網站上,詢問大家是否也有購買過類似產品,或者是尋求共感,這部分就等於是參加到整個產品經驗,不只是購買而已。

讓消費者進到「參加」步驟也有一個小撇步,只要引用「權威法則」,讓有專家學者或是意見領袖等等,具有權威的人代言就能得到大部分社群消費者的信任。當然這個法則需要好的產品品質作為背書,不然很容易炎上,或是找根本不具有權威的人,造成反效果。

最後是「分享與擴散」,分享與擴散最大的差別是「對象」與「內容」。共有最大的重點是「他人+行動」,例如分享誰結婚,或是誰又跳槽,都是同質性高的社群分享,無法到同溫層之外。但是擴散不同,要打破各個社群的高牆,必定是內容值得被分享。舉例來說如果只是分享朋友拍的雲,可能只有幾個人覺得很有趣,社群網站擴散的操作就會以「像貓的雲」或是「結婚之前必須要確認的三個重點」等等方法,將分享的重點放在內容共感上,這點又連結回去第一步,才會造成連鎖效應。

SIPS 讓網路行銷從重視產品轉換到感覺與連結,許多產品大賣的背後原因也有可能是我看了朋友有買,自己也想要,然後吸引更多人團購,逐漸形成滾雪球運動。也讓理論與實戰有了新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幾乎都做得到,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下一個 KOL。

電通「サトナオ・オープン・ラボ」が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に対応した消費行動モデル概念『SIPS』を発表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