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el 讓律師傷透腦筋,AI 編曲如入無人之地

Endel 讓律師傷透腦筋,AI 編曲如入無人之地

,

週末為了趕一份工作,我用網路上推薦的 Endel(AI音樂)設定15分鐘的集中時間,音樂一開始我就知道這會改變工作的習慣,畢竟工作用音樂常常不是為了聽,而是隔絕對外噪音。運用能夠強化聽覺神經的AI演算法,音樂不再是創作者的自然產物,而是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嚴格說起來比較像是催眠而非音樂。不過我的腦還是解釋這些聲響能夠幫助集中力,工作的確在15分鐘裡(好像更快)就完成了。

Endel 當初發展的幾年,都是使用音樂人編輯好的音檔,餵給(輸入)AI 演算法產生新的樂曲 Remix,在數百個檔案中,Endel 能夠做到 15秒到數十分鐘的音樂檔案。像是馬斯克 Elon Musk 的女朋友 Grimes 也有提供過音樂檔案,不過,Endel 製作團隊發現有些音樂檔案完全不受演算法的限制,自行產生沒有聽過的音樂檔案。

「當初聽到沒有聽過的音樂是有點嚇到,難道真的有音樂是不受人控制的嗎?」Endel CEO Stavitsky 說。瞬間他理解這是另外一個新的開始,後來逐漸讓 AI 嘗試自動作曲,發覺 Endel 慢慢掌握訣竅,甚至有時候還會「拒絕」混入傳統樂手的音樂。

Endel 如何做到 AI 合成音樂?它使用非常多資料,包括地點、天氣、時刻以及生理資料(如果有戴Apple Watch 等穿戴式裝置的話),然後選擇樂曲。「這是為了使用者放鬆、集中與睡眠的科技」Endel CEO Oleg Stavisky 說。當初 Endel 只是運用 AI 演算法混音而已,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做到自身演化,形成完全屬於使用者的音樂。

團隊也運用演算法蒐集並計算 Spotify 歌單與 Youtube 有關提供注意力的樂曲,第一個產品「Deep Focus」就在此展開,發布之後他們收到更多回饋與資料,使用者普遍認為 AI 編曲的確能提高專注力,比起其他專業編曲,Emdel 的 AI 編曲更能夠掌握到使用者的心情變化。

雖然 AI 編曲相當夢幻,許多人幻想從此取代音樂人的工作,只要下得好參數,就會有源源不絕的樂曲產出。但對於律師而言,AI 編曲對智慧財產權的定義產生基本疑問,可謂是一場惡夢。舉例來說,過去音樂人會以自己的樂曲產出「當時」作為舉證,如果有類似的樂曲的話,時間軸先後可能就會牽動授權金或是抄襲與否的關鍵。現在 AI 編曲讓這個「當時」成為一種無法驗證的過去,只要 AI 編曲產生樂曲的時候就受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更何況它能夠無限制產生樂曲,不受到人類才能的限制。

Endel 的商業模式也跟串流音樂一樣使用訂閱制,所以沒有供應授權方樂曲的要求,也沒有對使用者收取樂曲使用權的想法(律師表示好險)。如果Endel 的商業模式成功,可以想像許多類似服務將會竄起,AI 編曲將佔有一部分的音樂市場,舉例來說:

  • AI 編曲因為不直接使用人為編曲檔案,最終會毀壞整個音樂界授權的基礎。(這對律師來說又愛又恨吧)
  • 跟 Endel 合作的音樂人,像是 Grimes,曾經要求擁有最後編曲的所有權。但是Endel 目前都是「即時」編曲,要指出哪一段是受到版權保護的舉證相當困難。
  • 對於音樂產業說,出現了一個真空領域,一個需要另外制定的即時架構與授權結構,對於每個想要保護自己智慧產權的公司或是音樂人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與其舉證樂曲抄襲,我們其實是發明了享受音樂的新模式」Stavitsky 說。這也讓我們知道,AI 造成的新問題不比解決舊問題來的少,得要仔細思考整體文脈才能做出好的判斷(這是對律師說的,辛苦了。)

How Endel brings musicians and AI together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