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peak 跌落神壇,原因正是品牌印象

號稱露營界路易.威登(LV)的 Snowpeak,在去年繳出一份利潤下降 99% 、銷售額同比下降 16.4%、淨利只剩下 99.9%,降至 100 萬日圓的成績單。市場紛紛認為戶外用品因疫情時期需求失調的關係,銷售低迷而庫存過多,但實際分析起來卻發現不只是如此。

如果我們以品牌角度來思考庫存過多,或許人氣下降導致利潤下降的邏輯是存在的,仔細分析起來露營人口並未消失。資料顯示汽車露營人口在疫情期間一度下降,後來日本取消外出限制,人數又回到常態。露營需求則從購買新品轉向補充用品與消耗品,並非有新需求產生,這也代表入門購買者有所放緩。實際上 Snowpeak 並不是一般入門級使用者的品牌,理論上應該跟銷售沒有太大的連結,卻出現銷售下降的現象。

過於發展服飾等品牌事業可能是主因。

Snowpeak 原先是以一個五金起家的品牌,隨著原創登山裝備開發,逐漸成為戶外用品的專業製造商。2014 年順勢轉向服飾品牌也是很理所當然的選擇,家族第三代山井理沙出任新總裁,啟動日常生活轉型,短期達成 17 億日幣規模的品牌事業。因為八卦周刊報導等個人問題,2022 年山井理沙辭任副總裁,而是由父親再次接任。

最初品牌服飾成功的原因是因為現有使用者喜歡品牌的移情作用,轉型後對手不再是傳統露營設備,而是像 Northface 或是 Petagonia 等戶外服飾品牌。同一件羽絨衣,使用者就不見得只有 Snowpeak 一個選擇,而是同等級 GORE-TEX 防水材質的設計。這樣一來,Snowpeak 並未有特別突出的設計,而只是一個品牌延伸;如果是 Arc’teryx 的同等級羽絨衣還有自己的內襯設計,以及快速收放調整的帽子,這些都是 Snowpeak 所沒有的。

品牌主打的奢華印象,以及美好的社群網站照片禁不起產品規格比較,很快的使用者就發現 Snowpeak 品牌衣飾沒有特殊魔力。加上八卦助攻,市場便放棄這個品牌,使用者轉向更專業的戶外服飾以獲得更好體驗。這樣的例子也出現在另外一個奢華品牌:BALMUDA,從傳統小家電轉移到品牌手機事業,卻拿不出核心技術,很快的就被發現跟傳統手機廠商無法競爭。這也是經營品牌跨域上需要特別小心的。

品牌有自己的願景是正確的想法,但是,它必須是使用者所接受並渴望的。現在這個網路世界,每個品牌都在訴說故事,只有「好故事」是不會引起共鳴的。奢華品牌存在本質是提供一些人對於未來的自我想像,這不僅與業績息息相關,也很需要小心跨足其他事業以免破壞個人夢想。這也是設計對於品牌產生影響力的關鍵。品牌有必要主動控制訊息,同時注意不要強加訊息到社群網路,還是要以基本面客觀審視自己。
Snowpeak 隨後宣布與貝恩資本合作進行資本合併,並將股份私有化下市,期待回復的一天。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