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日本經產省發表「未來人才願景(未来人材ビジョン)」,目的在於推算 2030/2050 年日本經濟成長所需要的人才技能,整份 109 頁報告在問題意識、勞動市場推算、雇用與人才育成、教育等面向提出資料分析,得出卻極為不妙的結論,引起網路上一片討論之聲。
問題意識發生在所謂的「勞動力不足」,這裡指的勞動力單純以日本國民生產年齡來看,2050 年將會比現在少 2/3 人口數,換句話說日本如果持續不接受外國移民,國家競爭力將會持續弱化。反映產業來看,勞動者數目減少數字為餐飲旅宿業 -13%、零售業 -15%、美容剪髮等生活相關服務業 -28%、建築土木業界 -43%、農林牧水產 -50%,基本上一級產業到三級產業會因為勞動力不足而面臨到生存危機。如果現在不做點事情的話,日本這個國家的營運模型將會因為勞動力不足而崩潰,也會朝向維持低度經濟狀況,走向完全不同的社會系統。
日本企業年薪過低也是個問題,像是日本企業部級主管就比美國、韓國、 新加坡與泰國(!)年紀來得大,薪資比較低,升遷也比較慢等等衝擊事實,將會崩壞日本企業賴以為生的階級制度。此外,跳槽等轉職年收增加的人數比中國、德國或是美國來得低,日本只有23%的轉職者會領到比過去還要高的年收。無法增加年收代表著自我投資程度低,其中企業並無投資人才的計畫,深刻影響轉職者能力的一般化,學習而來的技能只能在特定業界使用。
如果以美國2014年在職訓練的投資額為GDP的2.08%,日本同期為0.1%,而且自 1995-2009 年以來(0.41%→0.33%→0.15%)逐漸減少。企業對人才投資-國際競爭力顯示在GDP數字上,換句話說,日本企業的同質率非常高、全球化程度低、女性管理職比率低等等,造成日本國際競爭力從第 1 名掉到第 30 名的現象。
未來人才願景報告對於工作者的警示,在於日本人一輩子可能無法從轉職或是升格主管中得到所需要的退休金總額,「總一億人下流社會」為現在進行式,目前還看不出來有逆轉的可能。另外對於日本企業追求全球化的速度與品質均衡工作,必須要更好的調適,像是 UNIQLO 與 MUJI 等零售品牌可能再也無法追上中國 SHEIN 或是淘寶等平台式競爭,可能需要再次修正國內/國外的競爭策略等等。期待國內生產與消費能夠成為單一大型市場成為昨日美夢。
未來人才願景報告對人才技術兩極化、永續環境、職場與個人實現、留學生政策、企業採用方法等等提出各面向挑戰,特別是人才育成與教育。報告指出未來將無法尊崇教科書思維,特別是數位素養能力(STEAM),必須要在國中小早期投入以獲得面對失敗與挑戰的能力。表示現在日本教育政策極為落後,追求「知識」與「技能」課程極度少於背誦,此外,教師工作時間過長也代表著無法自我進修,長期將會損壞教育品質。
看完報告後,覺得台灣或許可能在移民政策緩和與國際化程度上獲得某種程度的開發,或者是強制加入社會主義健保系統以維持整體人口競爭力。另外一方面未來可能也無法抵擋階級複製、服務業水準低、世界半導體生產乖離等等趨勢,形成另外一種極端世界。目前是該好好思考現在的工作是否能夠抵擋AI浪潮的同時,重新塑造技能(Reskilling)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都該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