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新創 Cruise 最近新一輪的募資,出現微軟 Microsoft、General Motors、Honda 與機構等等法人投資,總估值達到$300億美金,而且,讓人好奇的是微軟成為正式夥伴。對於電動車來說,微軟並不是一個讓人感覺到安心(?)的夥伴,Cruise 這次宣布夥伴的動作,讓人更好奇微軟是用什麼策略進入電動車市場。
這篇 TNW 的報導,解析了微軟在自動車上的布局:Cruise 會使用微軟的 Azure 雲端技術,可以在電動車規模化(scale up)的時候加速軟體配給,也能讓他們進入全球市場的時候,軟體不會受到當地頻寬或是運算限制。換句話說,微軟可能傾向自己不做電動車本體,而是以工具提供者的角色加入市場。
長久來看,微軟可能把電動車當成人工智慧的載體,如果未來的電動車都能夠支援五級自動駕駛的話,背後需要的軟體架構至少包括:
- 演算法:微軟可以支援新演算法需要的資源。
- 資料:當電動車持續發展,需要的資料儲存與聲音架構可能需要微軟額外的投資,這部分其實是其他雲端工具沒有的部分,值得評估。
- 運算資源:電動車公司未來必須要自建資料中心,這個時候有個一致性高、彈性佳的平台工具可能是微軟的機會。
- 人才:目前運算人才還是大部分綁在傳統資訊巨人上面,這也是電動車開發軟硬體時的障礙之一,微軟的技術人才可以讓他們得到首波機會。
另外微軟也非常著重在開源軟體上,例如 OpenAI’s GPT-3 的生態系就頗有機會,微軟專注在 API 模式就可以複製 ARM 在晶片上的成功模式,這個新 AI 商業模型對於微軟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不是自己做電動車,可能就不這麼重要了。
Why Microsoft’s self-driving car strategy is quietly brill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