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被消失的傳統人資,22 世紀的生產力樣貌

即將被消失的傳統人資,22 世紀的生產力樣貌

2016年 Netflix 招募網頁中,一份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自由與責任)的簡報被社群媒體大大的傳播。Patty McCord 為 Netflix chief talent office,在矽谷,人資單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為了找尋優秀的人才,每間公司的人資單位都積極地跟各大學合作,避免優秀人才到其他公司。這份簡報就是Patty整理了Netflix從以前到現在的人才原則,決心擺脫傳統人資單位的印象。他們從 5 個角度顛覆了傳統人力資源的觀念:

  1. 一開始就讓員工保持權力
  2. 最優秀的員工是可以跟優秀的人一起工作
  3. 最好的培訓是給員工有挑戰的工作任務
  4. HR部門的核心任務是打造高績效的企業文化,確保公司產生高績效
  5. 績效評估和績效反饋融入在整個工作中,需要高度承諾

到現在大約有500萬點閱次數,就連臉書的營運長Sheryl Sandberg 都稱讚這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文件。

來看看反例

看起來極為合理的要求,在企業中引起正反兩方的討論。反對此5項原則的人通常以「這是矽谷,我們企業環境不允許這樣做」、「網飛離職率超高」、「追求高速成長與穩健經營不同」等等的理由拒絕接受新觀念。對於傳統人資來看,人才是由主管判定,所以會有這類型的文章出現:履歷的邏輯,認為一份「正常的」履歷中應該包含:

  1. 少寫家中電話(有家庭才是正常人?)
  2. 請不要寫創業那段經歷(創業礙著誰?)
  3. 不要寫太多資歷,都會影響人資主管判斷。(不要管我過去?)

如果是現代企業的人資單位,應該跟這些邏輯背道而馳。因為從這些原則請到的人,跟企業追求高績效的目標,其實完全無關。例如留電話這件事情,現在到底還有多少人打市內電話?更不要說突然打電話已經被證明是幾乎完全無效的溝通。然後是創業經歷,敢於挑戰的人已經不多了,更不要說有創業精神。最後是資歷,一個人進公司不只是工作表現,而是有許多需要面對的問題,多點資歷當然可以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某次公司遇到安全檢查危機,還是一位用閒餘時間考了室內設計師證照的同事解救了大家,而且在她的履歷裡完全沒有這一段,是閒聊中才得知的。

改了一下,或許我們可以根據高績效的人資要求改成:

  1. 請不要給我電話跟LINE,給我Email、Zoom ID、LinkedIn都可以,我將會用網路連絡你
  2. 請寫出創業的經歷,曾經在那裡失敗,學習到什麼,下次機會想要改進什麼
  3. 盡量寫經歷,有什麼資格或是能力請全部寫上來。

要人才還是奴才,不是一目瞭然嗎?

Has the Silicon Valley revolution changed HR forever?Add a tag…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