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聲響決定心佔率,操控市場的魔術師是誰?

品牌聲響決定心佔率,操控市場的魔術師是誰?

,

品牌以聲音影響人們行動的案例很多,像是 Apple 開機時「咚」的一聲,Intel 廣告的「地登得登」,或是 Netflix 啟動時有一聲「搭當~」都是很好的例子。品牌的聲音識別雖然已經有點年代,最近特別又站上舞台,為什麼呢?

現代品牌露出的媒體比過去更多,傳統在產品、包裝或是店鋪看板上視覺辨識的基礎,現在還有網站、社交媒體、影音串流、或者是更短的手機直幅廣告等等,視覺表現很顯然的無法滿足這麼多媒體的表現,勢必需要多感官的設計。就像是 Bloomberg 的專欄作家 Ben Scott 把聲響識別做為品牌策略性的「聲音地景 Sound scape」與「聲音資產 Sound asset」,如果品牌希望瞬間佔領舞台,聲音會比影像更快。例如 Brian Eno 設計 Windows95 的開機聲時融入一些環境音等,腦海馬上出現微軟藍天綠地的電腦桌面。

這些例子顯示品牌識別不再侷限於視覺,也讓設計品牌的聲響識別(Sonic Branding)也漸漸成為一門專業,背景很有趣的跟過去不太相同。品牌或是 Podcast 的興盛,形成了一個新的勢力:聲響設計師。聲響設計師主要的工作在於設計關鍵聲音,例如開場音樂或是效果音,能夠將內容直接連結人們記憶。許多聲響設計師像是 manabu shimada 或是 Marty Hicks 等等。在許多品牌聲響上做出有趣的識別性,這跟過去 Brian Eno 設計思維或多或少有點不同。

Marty Hicks 認為,品牌聲響識別可能在現代社會中,比視覺識別還要重要,原因是太多視覺媒體的刺激,讓消費者已經學會不看品牌。雖然人們可以閉起眼睛(看不到),卻無法閉上耳朵(聽得見),換句話說,從聲音判別品牌,是一片視覺氾濫中最好的途徑。

或許對人類來說,聲響對溝通的侵略性比較高,線上會議時即使沒有資料,也能透過聲音彼此交換資訊。聽覺刺激的應用也在許多交通設施(給盲人聽的倒數聲音)上,換句話說是一種相當基本的設計元素,只不過現在更為重要而已。這也讓我想起,近年來品牌設計因應手機應用程式的趨勢,紛紛吹起平面風,但是開機聲響卻從來沒有換過。

說回來品牌本質,原先設定都是在貨架上,或者是廣告中提出「價值主張」:即使同樣的產品,許多人能夠憑藉各種品牌提出不同特質,當然也跟品牌本身的市場設定有關係。品牌聲響可能就是在這麼多識別參數的運算公式裡,特別拉出一個外掛,透過特定聲響讓人產生「準確」的印象。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品牌設計需要聲響識別的理由。

越來越精準的品牌設定,在科技社會中能產生什麼樣的效應,這也是聲響設計師需要創造的聲音景色吧!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