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過去 iOS 13.2 改版的時候,幾乎將所有關於頭像貼圖(繪文字)都增加了雙性別的選項,例如職業、情侶、人魚或者妖精都有類似的改版(是的,妖精也有雙性);谷歌也在隨後更新,追加繪文字的LGTBQ 社群選項。
不僅如此,繪文字個人化的腳步仍然持續進行,而且越來越多是以宗教、職業或任何想要展現個人特質的頭像特徵。在最新 iOS 10.4改版之中多了伊斯蘭教包巾、印度教紅點硃砂、甚至因為COVID-19讓歐美避之不及的口罩貼圖,都成了個人化貼圖的表現方法。不過,這幾次繪文字改版,雖然增加了個人表現的方法,大眾仍有相對應的疑問:如果以外表來製作繪文字,會不會造成另外一種身分認同與種族歧視?
的確在貼圖上有雙性別、宗教或者是職業等選項,能夠加強個人與群體的認同,這不容否認。「個人」與「群體」的辨識度越強,就越是社會文化進步的象徵。但如果我們從設計的角度上來看,過去只要從 5 種膚色中選一個,現在可能有10個以上的選項,到底是設計進步還是退化,的確需要思考。這也是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面對的主要問題,對於人種、性別或者是各種差異,提供選項本身是否就算包容?或者是需要從本質上看見不同人的需求?都不能以偏概全,必須要思考相對應的價值判斷。
繪文字改版對於設計來說,如何以包容性設計創造一個比較好的使用體驗,才是下一次改進的材料。
Apple introduces non-binary emojis with new set of inclusive f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