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思考偏誤,從套進別人的邏輯開始

管理 Collaborative Fund 的Morgan Housel,分享他自己的思考方法。有助於理解認知與思考偏誤(Thinking Bias),其中我們只介紹裡面的一部分。

不管什麼樣的人,都屬於某個部族(tribe),每個人在部族裡會受到許多思考上的影響,而且比想像中來得大。舉例來說,「否定氣候變化」跟「科學研究的倫理」雙方其實是沒有相關。但是「否定氣候變化」跟「政治意識」卻有強烈的相關性。純粹科學分析之外,「否定氣候變化」與自身定義有非常大的關係。不管在國家、企業、業界、宗教、學校或任何專業領域,即使是是社群網路也都有類似的部族思考。部族思考基本上是利己,肯定自己所處的知識、點子與故事。所以在每個部族裡,個人意見的多樣性其實沒有被重視,而且會形成大部分人的共識。

在 Morgan 的經驗裡,每個人只不過是世界的 0.0000000001% 比例,但卻會用80%的個人經驗理解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人們對於其他人發生的事情來說,會更相信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說,不管是誰,都會在個人歷史與社會環境中產生思考偏誤。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在惡性通貨膨脹的時代中出生,在有錢的家庭,會相信歷史世界重演的比例會大增。

歷史雖然會持續重演,但是場景與行為卻不容易有大改變。歷史學家 Niall Ferguson 稱疫情的生存死亡的比例雖然是14比1,我們卻忽略了許多人類的經驗累積。人類歷史上的死亡人數已經高達1千億以上,他們可能都嘗試過我們現在的所有做法。雖然細節上有所不同,他們試圖戰勝根深蒂固的「競爭」觀念,但是沒有成功。在最糟糕的時代從樂觀到悲觀,最近又回歸到平均水準。但他們最有深度的發現是大家儘量追求流行的事件,因為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不過也特別危險。

同樣的事件指導今天發展,也會持續指導著明天。當具體的事件拿來指導明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認為歷史被濫用了,歷史做為過去人類對風險與激勵的反應理解更為有用,隨著時間經過,了解人類行為相當穩定。

正因為如此,如果可以認知「自己的事情之外都是無知」,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就不容易自我歸因,而是以複眼觀點思考所有的可能性。但是,因為這樣很困難,也很容易造成誤會,不容易獲得旁人正確的理解。正因為如此困難,如果能結構性的找出歸因,影響旁邊的人們產生共感,才是不被思考偏誤的方法。

Ideas That Changed My Life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