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商業模型大全,成功最重要因素為何

如果說創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可能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技術最重要,或者是產品,甚至是比較形而上的「人」都可能會被提及。排除個人經驗,幾乎每個人都會認同商業模型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時候一個強力的商業模型會影響產業變革也說不一定。

圖解總研(図解総研)就是以視覺化方法解釋各類型商業模型,特點是在 3X3 矩陣中配置重要經營資源與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標示複雜的金流、資訊流或物流。採用共通圖示語言後,可以看出類似商業模型裡有不同處理方法,或者是架構裡改變一些利害人關係,成為下一個世代的商業模型。

網站裡揭露的 100 個以上商業模型,圖解總研認為事實上沒有一個是「獨創」,幾乎所有商業模型多多少少都有參考其他業種的影子,「0→1 = 獨特商業模型」是個幻想。如果說成功的商業模型有個獨特地方,背後影子都是時間造成的:包括推出市場或是技術成熟的時間都需要各項驗證。若是以系統開發術語來說,商業模型一開始都是從原型(Prototype)快速迭代驗證,最後經過不斷測試才能夠達成的經濟規模與效應。

商業模型裡也有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地方,許多人都認為專利著作權(IP)是重要無形資產,當然商業模型也是一種IP。從這個角度看來,某些新創公司或是企業大方公開自己的商業模型,看似將無形資產公開於世,對市場來說可能是一種傷害,1j4g4cp3562k6wjo e。不過,這些願意公開商業模型的企業,也都有許多人無法模仿的特質,也許是優秀技術,或是核心價值等等。例如 Github 原先是由軟體工程師管理程式碼的工具,藉由公開原始碼,其他人可以複製(fork)或是線上編輯,程式碼本身成為開放資源,商業模型也就在此萌生。2018 年微軟以 75 億購併 Github,目的就是購買 Git 這項工具所產生的無形價值,這也是 Github 能夠持續發展,至今仍無對手的原因。

商業模型如何進行自身進化也是一個議題,沒有一個商業模型能夠永遠持續,即使是最基本的買賣業現在都被電子商務或是其他支付工具所取代。商業模型的學習能力需要被重新定義,就像是目前 ChatGPT(openAI)上線 5 天內快速達成 100 萬名使用者,就讓查詢關鍵字=廣告的 Google 受到嚴重威脅,此時 Google 要如何思考新商業模型才能跨越此次挑戰,成為下一步觀察重點。

Bizgram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