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伊里奇 (Ivan Illich)1926年出生於奧地利,是一位社會教育學家。他得到碩士後首先當了天主教神父,在紐約哈林區為了貧窮族群奔走,後來拓展到波多黎各與墨西哥。他從貧富差距角度分析產業社會的構造,提出許多觀察,認為學校、醫院與交通建設,跟貧富有明顯的社會連結關係,就像是學校剝除原先人們具備的「自律性」,成為所謂貧富差距的溫床。
伊里奇的思想在教育與醫療領域,被理所當然地稱為古典理論的大師,就在於他早在網際網路或是任何科技理論提出之前,精準的提出「自律性」的概念:如果學習與病症復原能夠成為「自律性網路」,就有可能讓每個人都得到同樣的資源配給。同樣的思考在現代科技社會中早就成為極為普通也不過的觀念,他卻在80年前就提出看法,而且脫離學校與醫院組織的邏輯,逐漸成為自學教育或是智慧醫療的基本教義。
伊里奇的理論在最近被大大評價,像是費城大學社會系成立國際伊里奇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llich Studies)研究相關論述,或者是許多產業領導者也使用伊里奇的話當作開場等等。我們需要理解伊里奇理論並不只提出自律性,就像是自律性好像就存在一樣。跟牛頓研究萬有引力不同,自律性不是自然存在,還需要「相輔性」,許多要素會互相影響進而產生自律性。
伊里奇重要的著作「影子工作(shadow work )」,指出家庭許多工作都是輔助產業社會進步的幫手,例如婦女在家庭裡生產、教育下一代並且擔負大部分勞動力的能源供給(食物與休息),卻沒有得到適當的產業評價,甚至剝奪這些隱藏勞動力應有的經濟報酬。從相輔性的角度看來,破壞並不是一味的壞滅,反之會帶來生產。如果破壞性創新讓產業解體,另外一方面就會有破壞性創造,新產業會取代過去,進而重新創造價值。
伊里奇認為未來需要採用多種視點,舉例來說,家事等影子工作並非要求相對應的經濟報酬,以時薪計價這些工作。相對應的是家事會逐漸解體,由其他更有效率的勞動網路取代原先的工作,同時產生新消費。對於勞動者來說,在科技產業中除了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之外,也需要投入自己的消費以創造出經濟價值。像是社會上指責 UBER 等等剝奪勞動者的權利,讓他們持續低薪工作,卻忽略這些科技公司對自駕車或是機器人送餐的投資,有時候不是很公平。
新產業需要的勞動力與消費慾望,非常難以分離,伊里奇的理論讓科技產業社會找到基礎,也同時毀壞基礎,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