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發表後 14 年,下一個科技創新在哪裡?

iPhone 發表後 14 年,下一個科技創新在哪裡?

第一台 iphone 在今天(1.9)發表,十幾年之後,我又再看了一次,這次有完全不同的感覺,趁熱度還在,寫下幾點供以後參考。

第一,Steve Jobs 稱多點觸控為革命性使用介面(Revolutionary UI),就像滑鼠定義個人電腦、滑動輪定義iPod、多點觸控也定義 iPhone 智慧型手機。相同的例子我們可以在 Peleton 在飛輪上加裝一台大型螢幕互動定義了新型態的健身器材,或者 Tesla 將大型觸控面板與自動駕駛等使用者介面放在電動車上,重新定義駕駛經驗等等。

介面對於一款產品或服務是處於核心價值,可惜的是現在我們仍然有非常難用的產品,如果可以想得出來新介面,幾乎就能夠定義新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第二,Steve Jobs 引述 Alan Kay 的話:人們如果在乎他們的軟體,就應該製作硬體(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解釋 iPhone 的應用軟體與網路連線都是跟個人電腦同等級。這也提醒任何產品開發都需要有相對應的標準 Benchmark,而且是從使用者出發,並非是商業競爭對手,有可能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這故事有個插曲,即使 Alan Kay 回想這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對於一款真正達到電腦歷史上的隨處運算產品來說,無疑的 Alan 的思考邏輯的確是相當精準。

最後,當 Steve Jobs 談論到 3 個不同概念 – 一款大螢幕的 iPod (過去:運用現有經驗讓使用者能想像)、一款新型行動電話(現在:呼應媒體大眾討論焦點)以及一款可上網的裝置(未來:連結到任何網路的行動裝置),對於某些人來說 Steve Jobs 僅是「整合」這些概念,說不上來是創新。

這也是每個人對創新看法不同的誤區,Steve Jobs 做的是整合也好,創新也罷,最後的目的都是在軟體定義硬體走向。對於 Apple 來說,軟體與硬體不是單獨存在,而是互相依賴與共存的命運共同體。這對於台灣廠商各自發展軟體與硬體的思維邏輯,創造既緊密又可以隨處選擇的 Wintel 自由市場來看,都能夠在這地球共存,就覺得創新不應該只有一種定義,或許多種、交叉、開放方法也是一種。

iPhone 發表後 14年過去,消費性電子產業的分水嶺很明顯分在 iPhone 前/後:iPhone 之前,消費性電子品牌追求最輕巧的操作性,或許有些人想到 Nokia 或是 Motorolla,共通的特點是功能特多卻不好使用。iPhone 之後,幾個新概念像是「生態系 Eco-System」、「使用者經驗 UX」與「軟硬體整合」等等新名詞迅速展開,往後許多科技巨頭誕生,幾乎都跟行動通訊有關。

iPhone 讓科技行動主義漸漸消逝,轉換成使用者中心思維,接下來應該是什麼還說不一定。但是,未來要看到如此大規模的換機潮,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就是。

Steve Jobs Introducing The iPhone At MacWorld 2007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