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行為,到底是理性還是感性?

人類行為,到底是理性還是感性?

image courtesy: Bluedoor

在2015年開始,許多健康穿戴式裝置像是Fitbit或是Apple Watch,都打算透過許多增加健康的應用程式進而改變人類行為。幾年過去,許多使用者最終還是放棄了被控制的行為,甚至現在提到健康監控,好像有如上古世紀的故事一般。

不是使用者放棄了健康監控的行為,而是人們常會誤認自己再買這類型的產品時,是有堅定意志要改變現狀。有份資料研究「給予」的行為,設計了給乞討街友的文字看板,計算什麼樣的語意導致給予金錢的不同。結論來說,使用某些關鍵字的乞討金額,是其他文字的2倍。

人類行為影響層面之廣,卻很少認知到自己是被操控,而且是甘心被操控。在一份元分析(meta-research)資料中,人類科學家研究42份不同的論文,涵蓋2萬2千人的結論是:人們在自己覺得有權掌握決定的時候,最容易被騙。

也就是說,當有人給予提案,希望你在幾個方案之中選擇一個,但使用了魔術文字「你可以自己決定,或者是拒絕」,人類行為會導向「決定」,並非「拒絕」。卡內基美隆大學娛樂科技研究中心的 Jesse Schell 博士,他研究為何人們會對Angry Birds或是WoW等遊戲中花費大量時間,卻在工作上無法如此投入,關鍵就是上面的「想要(Wanna)」與「必要(Have to)」心理呈現完全不同的反應。人們面對必須要做的工作時,思考呈現停止狀態,但是如果是遊戲等想要做的事情時,腦中活性化程度導致我們更容易決定,而且是極為正向。

回到健康監控上面,像是MyFinessPal上面有幾十萬使用者,APP裡所呈現的訊息常常是「必須」要走多少路,或者是今天少了多少運動量,即使用一些正向文字都非常難以讓人開心起來。任務清單看起來就像是一條條工作項目,看到的時候相信許多人都思考停止,完全無法進行。

於是,想要改變人們採用比較健康行為的APP紛紛宣告失敗,這也是這些研究得到最好的經驗:與其改變使用者,不如讓使用者能多有一點選擇,他會選擇自己最想要的。

Why behavior change apps fail to change behavior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