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er 異軍突起創造硬體生態圈傳奇

Anker 異軍突起創造硬體生態圈傳奇

,

如果有買過車用充電器、USB連接線或是行動電池,最近都有可能聽過一個品牌:Anker。 Anker 在美國亞馬遜的各項消費性產品永遠排名第一,底下回應也一致好評,擁有極高顧客滿意度。如果我們仔細觀察 Anker 的產品線,會發現已經從充電為主的消費性電子跨足到藍芽音箱、耳機、掃地機器人與投影機等等項目。不過,對於Anker到底來自何方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來自中國,在媒體上也頗為低調,沒有什麼大型報導。不過我們好奇為什麼 Anker 這幾年成為消費性電子配件的王牌,有什麼樣的策略在背後,並且有什麼值得硬體廠商學習的地方?

許多報導已經寫出 Anker 成功的因素:

不外乎是直接銷售D2C的電商模式進行製造到銷售端、高品質的製造生產體系以及中美雙方的研發策略思考差異造成隔閡,看起來只要做到這幾項就可以「確保」產品成功。但是真正的重點可能在銷售與研發中間的組織設計。

為了「新時代製造」的數位組織

過去經營層收到公司內部的報告,再進行經營指示,最後以業績狀況判斷供應鏈的狀況,在 Anker 裡面卻是倒反。Google 出身的陽萌(Steven Yang)徹底建立以願景為主的分散式組織,他以「Empowering Smarter Lives(賦能智慧生活)」確認 Anker 的產品設計方針,讓公司各個產品團隊組織供應鏈。在深圳硬體生態圈內不乏服務過蘋果或其他品牌的高品質工廠,並且使用無廠經營(Fabless)策略讓 Anker 得以專注在硬體設計專長,在中國可謂是創舉。

銷售也以亞馬遜為唯一電商通路,策略避免多通路政策的價格混亂,組織也因為亞馬遜策略,不走各國分區銷售模式,而是以亞馬遜平台建立跨境電商模式。如果在 2012年 Anker 成立當初就建立跨國銷售團隊的話,相信會加重經營負擔之外,也相當耗費時間。

起初無廣告全靠回流客刷評價建立回購機制,這也讓 Anker 得以專注於客戶服務戰略:在 Anker KPI設定上,亞馬遜上的評價與意見是最重要指標之一,徹底追求高顧客滿意度。每天要回應來自數百封的客戶訊息,客戶服務團隊也僅為十來人左右,靠的是內部訊息平台掌握每條產品線的品質狀況,每個人都看得到該條產品線的回應項目。也創造 Anker 所謂的「客製化回覆模式」,不再採用單一制式回覆,針對客戶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硬體市場的飛輪效應

藉由電商平台蒐集的客戶回應,快的話 1-2 個月就量產品,理論上只有軟體能做到的快速迭代,在深圳硬體生態下變得可能。市場對此反應也頗佳,形成回購之後的高評價,再吸引新客戶購買,實現硬體快速的飛輪效應(wheel effect)。對於客戶來說,Anker 提供了 (1) 純正品牌產品、(2) 廉價中國製白牌產品之外的第三條路,也就是「合理價格+高品質」產品。

如果 Apple 是第一代廠牌起家,掀起使用者體驗的品牌風潮來看,Anker 可謂是新世代的品牌創造者,只不過這次的使用者體驗從網路線上開始。

如此的產品開發邏輯讓 Anker 能夠從深圳的一個小型硬體新創,成長到估值10億美金的大型公司,特別是過去的產銷人發財組織設計邏輯也需要重新思考成「水平連結」的團隊。消費者的聲音到量產的時間快慢,決定產品銷售的成績。

Anker 爆発的成長を続ける 新時代のメーカー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