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世代創造未來消費行為,明確指出流量密碼所在

賽斯高汀在最近的部落格記事裡,以「C 世代」稱呼次世代,引起許多有關世代的討論。C 是有關 Covid(新冠肺炎)、Carbon(二氧化碳)、Climate(氣候變遷)的簡寫,形容過去 2 年間在學校、家庭與社會戴著口罩度過成長期的世代,想像未來消費行動與這三個概念拖離不了關係,同時新增 Conection(連結)、Compassion(同情心)、Community(社群)概念,將會主宰未來經濟、社會與政治的走向。

賽斯指出,過去 4 次世代爭論(X、Y、千禧、Z世代)定義有個缺點:欠缺想像力。不僅僅是命名方法過於偏向地理或年代,沒有引起同世代的認同或是討論,當然沒有人願意這樣被下定義。個人覺得相當同意賽斯的想法,畢竟每個世代論都是方便媒體或是行銷者的基本人設,內部空空如也沒啥內涵,當然也就沒有所謂討論的必要。

的確,在消費行銷學裡,為了簡化統計學、社會趨勢與文化變遷,使用世代論是個非常方便的做法。從各個世代共有的歷史路徑,能夠從中推測消費行為,驗證行銷策略是否有用;另外一方面卻忽略世代間彼此的差異或許沒有這麼大,可能只是對於某些市場參數敏感/不敏感,這點卻是非常個人。

C 世代便是跨越傳統的世代論,將三個不同概念聚合在一起,成為某個象徵性。不變的是,6C 真實反映在消費行為上,如果產品或服務欠缺 6C 消費行為的話,或許只是個普通的產品。破壞性市場應該就在這些參數裡,這也是賽斯討論的重點所在。

或許傳統世代也對這些概念有不同想像,或許每個人都是 C 世代的一員,值得長期觀察。

Generation C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