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学吉見俊哉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是都市論與文化研究。在專訪中,他提到了 2011 年的著作「什麼是大學?(大学とはなにか)」,他認為大學已經迎接第二波的死亡,出版以來7年之間,經歷了數位革命與「文科學部的廢止(「文系学部廃止」の衝撃)」,讓他感受到大學或許是需要第三波的死亡。(註:未翻譯全文,僅為摘要與自身觀察)
吉見教授指出,大學的誕生是在12、13世紀的時候。1158 年義大利的波隆那大學(Università di Bologna)開始了大學教育,之後是 1231 年的巴黎大學。但是大學曾經在16 ~ 18世紀的時候死去,那個時候正是笛卡爾、帕斯卡爾、萊布尼茲(Leibniz)活躍的時代。當時的大學教授也不像現在是有社會地位的,掌握知識的是那些發表學會論文的會員,以及學術出版社。中古世紀的大學被認為是落後時代的象徵。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革命是活版印刷,只要掌握了印刷術,就可以出版文字與思想。過去的時代因為沒有文字傳播的機制,知識撰寫者需要演說與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傳遞知識才行。這也是第一波大學興起的原因。但是一本書可以藉由各種方式傳播到不同的地方,不用旅行就可以達成一樣的效果。這也造成知識與資訊的大爆炸,許多重要的思想就在當時獲得激發,不需要大學就能夠自由傳遞。
大學經過低迷盤整,從19世紀開始大學進入到第二波復活期,主要的是世界上發生了危機。因為16世紀以來生產知識的方法已經無法產出更重要的內容,過多的出版社會造成世界危機。大家發現大學可能太少了,所以知識生產的方法,就從增加大學的數量總行了吧!一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已經有1萬8000所大學,相對地造成學術品質低落,這個危機直到數位革命才真正爆發出來。
數位革命跟印刷術很類似的本質,是改變原有資訊傳播與獲取的方法,進而造成大學原本的知識傳播價值下降。傳統貿易或是旅行已經無法獲得相同的效果,新的出版系統與知識都在數位世界重新連結。也就是說,新的全球化不是可口可樂,也不是貿易環境,而是無時無刻發生在數位世界裡。這裡跟 16 世紀的時代背景很相近。
如果大學要跨越這次的消滅危機,必須要再定義大學的本質。第一波大學發展依靠的是都市連結,第二波是國民與國家組織,第三波的話應該是「地球社會的大學」。所謂地球社會的大學意思是必須要將目的與價值創造兩方的知識結合起來,思考地球社會議題才行。
如果目的很清楚的話,例如聯合國SDG所示的17項目,就必須要由知識領域上結合不同的解決方案。舉例來說國家歷史也會因永續的需要,改變成為「全球歷史」,不用說跟現在國民國家歷史的角度有所差別。現在所稱的「文科學部的廢止」,也是忽略了文科生不是提供「有用的」目的,那個是工學部的學生強項。文科生厲害的是價值創造,從過去的人類文化中創造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