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 Roony 的新書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 是一部青春洋溢的哲學悲喜劇,書中的對話顯示出年輕人對現況的不滿,同時也展現出追求美麗世界的想法。
此書一開始就站上暢銷排行版,Sally Roony 雖然寫過「正常人(normal people)」也是排行榜的常客,但這次暢銷邏輯與過往不同。書寫得好固然是重點,更重要的是這也是 Farrar, Straus & Giroux 出版社第一次使用網紅行銷的方法,將內容與書的封面都變成托特包包、筆、帽子跟明信片等等周邊產品,限定送給書迷、編輯與相關的文學KOL。由於以往文學界完全沒有前例,許多人也想要顯現自己有拿到限定周邊商品,一時之間社群網站充滿各種照片,創造極大網路媒體效應。
報導中就仔細分析網紅行銷對於文化界的衝擊有多大,也討論所謂的書籍品牌(Book Branding),讓我們理解暢銷榜背後發生的世界。
書籍品牌是當代文化行銷中重要的一環,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就將心理學與社會現象連結,只要提到阿德勒心理學就等於「被討厭的勇氣」,用關鍵字將書籍瞬間品牌化。書籍品牌化現象也網路環境變化有關係,說起來還是人們不再依賴報紙副刊或是書店排行版(現在還有多少人看報紙與逛書店?),轉往口耳相傳推薦書籍的情況變多。
過去出版社也有類似網紅的概念:litfluencer(文學 literature+網紅 influencer),報導也特別討論文化界的新興現象是由公關公司造成的,像是 Brianna Robinson 就解釋如何建立書籍品牌的流程,從關鍵字、創造訊息流、KOL、社群媒體平台選擇等等,都是創造主流書籍的公關技術一環。Brianna Robinson 認為,現代人不只是買一本書,而是這本書帶來的體驗,市場話題作品當然是經驗的一環,畢竟沒有太多人想討論太邊緣的書籍。
對大出版社來說,聘用專業公關行銷人員建立書籍品牌也是不可擋的趨勢,畢竟書籍銷售量說明一切,現在已經沒有書籍是可以不需要靠宣傳就能創造銷售佳績。
矛盾的是,出版社盡可能的想要塞書到消費者手上,對文化消費者來說,買書的意義也在消逝,更不要說有一群年輕人只喜歡影音內容。GQ 編輯甚至創造了一個新概念「動態商品(status merch)」,形容任何產品都需要能在使用者的社群限時動態中創造內容與意義,要不然失去眼球的下場就是喪失銷售量,品牌更是如此,無法引起討論的品牌產品跟沒有上市相同。
書籍品牌化現象將會影響文化傳播,暢銷書某種程度也顯示出社會現況,現在看起來已經被社群、網紅與媒體所控制。換句話說,文化人的思想邏輯必須轉往市場經濟,犀利的語言辯論可能會漸漸消失,被網紅按讚取代,這時,讀書到底代表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