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七季的〈憶錄集〉,講述一段發生在紐約的青春愛情故事,在多年之後,依靠人工智能協助回憶起那一切。許多畫面藝術讓我想到著名的紐約派畫家:Saul Leiter。
Saul Leiter出生自匹茲堡,選擇畫家之路而來到紐約。當年這位作家選擇落腳的地點,是當時被稱為「下東區(Lower East Side)」的紐約地區。由於這個區域歷來是移民聚居地,租金便宜,吸引了許多立志成為藝術家的年輕人,逐漸成為19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1960年代後期的反主流文化等,反映各個時代強烈文化氛圍的發源地。並蛻變為被稱為「東村(East Village)」的藝術重鎮。1952年,Saul Leiter 搬進位於東10街的公寓,這裡成了他最摯愛、也是終老之地。
黑鏡雖然顯示的是 1970 年代左右的歷史,畫面卻呈現出 1940年代後半,紐約正值抽象表現主義興起的時期。Saul Leiter 也在這段時期,與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理查・Richard Pousette-Dart 相遇。透過與這位致力於攝影創作與實驗的藝術家的交流,Saul Leiter 學習了從拍攝到暗房作業的一系列技術,並逐漸意識到攝影作為表現媒介的潛能。
不過,優秀的藝術家往往也會受到命運之神的操弄,直到 1994 年,在英國某家攝影材料公司的資助下,才首次將彩色作品沖洗成實體照片,並在紐約著名的 Howard Greenberg Gallery 舉辦個展。2006年,德國的 Steidl 出版了《Early Color》,不僅在攝影界,在全球也引發熱烈迴響。此時已超過80歲的索爾・萊特,終於以「彩色攝影先驅」之姿,再度回到世人注目的舞台。
「人們常說攝影是捕捉重要瞬間的藝術,但對我而言,它其實是無止盡世界中的一小塊碎片與記憶。」 — Saul Leiter。
直到現在,仍覺得那些留在心裡的遺憾與脆弱,或者被稱為人類的弱點,才是真正人生的一部分。
我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