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發行的 Atom 是對於氣候與地球環境提出許多文化觀察的電子報,在最新一集裡,主編 William Defebaugh 寫了有關所謂「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的概念,非常值得一讀。
「生態心理學」是由學者 Theodore Roszak 提出。提生態心理學之前,他另外被廣為人知的概念是在60年代後期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思維,指出文化邊緣的「批評文化」將會與主流意見形成對立,直接產生擠壓主流與論的表現,言論間接催生了嬉皮、浪漫主義與波希米亞人等等的反文化浪潮,將「次文化」定義成為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元素,跟過去數百年主流社會文化的立論角度非常不同,顯示出 Roszak 的不平凡觀點。
Roszak 提出反文化的20年後,1992年出版「地球的聲音(The Voice of the Earth)」中,認為生態心理學是「理論心理學」與「生態系統」中間的巨大壕溝。他認為人體與地球都有各自的需求,生態心理學是長久並連續性的捕捉到兩方的對應活動,許多人類心理問題來自於生態,反之,生態破壞也來自於人類心靈匱乏。他指出幾乎所有的心理學觀念裡,理論本質都是生態心理學,只不過科學驗證等地三方所謂的理性客觀,抹殺了心理學中的基礎人性部分而已,人類被當作個案,並不是活生生的人。
回到 Atom 這篇文章,William Defebaugh 舉出許多文化,特別是原住民文化裡,對於「人類的心理」的觀察幾乎跟自然環境有關。也就是說,古老文化認為人們要親近土地勞動,才會得到幸福的觀點,其實有得到生態心理學上的理論支持。作家兼老師的 Sherri Mitchell 所著「Sacred Instructions (隨譯: 神聖的指示)」也非常贊同原住民的智慧,「原住民的世界觀是基於人與環境整體。我們人類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地球系統裡的任何行動都會影響到整體全部。
正因為有互相關聯的設定,所以,如果將系統斷片化將造成極大的問題」。人類的「內側(以神經為主的認知系統)」與「外側(世界)」無法完全切割,內側世界與宇宙世界都有連結關係。
記者 Richard Louvru 在2005年的 Yale Environment 360 雜誌中,也發表一篇文章,認為人類自主隔離自然,從事個體生存行為稱為「自然體驗不足」。自然體驗不足的情況也會跟上述的內側認知系統產生乖離,無法理解自然世界發生的事情,當然也造成許多認知障礙。舉例來說,「傳染病」本來就屬於自然界的一環,對人類來說,雖然字義上我們每個人都懂,原先的生活失去自然連結,如何理解整體「傳染病」的概念,卻不是很容易。防止「傳染」的最好對策就是「隔離」,從小型的巢穴到大型動物生態圈,自然界已經實行過數百年的「自然界限」,已經給人類相當多示範案例。
換句話說,防治傳染病最重要的作法,即是隔離自身於傳染病環境之外,像是蚊帳就是隔離瘧疾等帶原體與人體中間的工具,就跟口罩防衛呼吸道是同一件事情。人類如此自然經驗不足之下,如何補修學分,在COVID-19疫情之下更顯得重要。
Richard 也說,「當時我可以找到 60 份有關生態心理學的好研究,但現在我可以找到1000份以上,證明我並不孤單。但這些研究指向同一個方向:自然不只是一件好事,更是促進身體健康與認知正常的好朋友。」氣候變動等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是環境破壞而已,還有我們個人內心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們都能夠從一個個行為上找到生態解決的方法,就能夠再次確立健全生態系的思考。
要解決整體,必須要確認自己也是整體的一部分,這是生態心理學帶給我們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