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主義到來,極簡主義走開

, ,

氣候變化、失業率高升、股票市場震盪不斷,2020年儼然成為新紀錄的創始年份。現在的世界有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60年代股票崩盤、90年代石油危機等等,處於一種正在危機處理狀況,看起來不太可能恢復到原本世界。流行業界是最早嗅到世界變化的一群人,他們發現到危機與達達主義(註)的風潮息息相關,尤其是「超現實主義」在品牌認同上逐漸形成一種「極致主義(Maximalism)」的現象,非常值得品牌營運者觀察。

什麼是極致主義?

我們得從過去引領風潮的「極簡主義」開始看起。極簡主義者認為所有的事物都必須切削不需要的部分到無法減少的程度,認為「少即是多」為生活的中心,數十年來引領現代設計。極致主義卻是將個人風格發展到極致,例如動漫宅、音樂狂熱者、流行追求或搜集癖等等的個人標籤,加掛在豐富夢幻的空間設計之中。在美國,近幾個月來極致主義逐漸佔領版面的一角,甚至在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都詳細的記述所謂室內設計風格中所提到的極致主義。討論的重心放在是否應該脫離極簡主義的束縛,跟極致主義應該要有的樣貌為何。

為什麼現在極致主義特別引人注目?主要是這些嗜好狂熱者基本上都是某個業界的瘋狂粉絲,而且他們想一直待在屬於自己的夢幻王國,自然就與極簡主義無緣。粉絲們花費非常多的時間研究某個物件,重複買相同的物件,也有可能會去熬夜排隊購買最新發售的產品。而且這些瘋狂行徑發生在流行業界之外,也同樣在戶外生活、健身、家庭園藝、科技、美容、健康、食品、料理、遊戲等等不同的生活面向中發酵,現在可以說是品牌核心。

當然,對於品牌而言,如何找到這些瘋狂的信眾,以及感受到他們所處的世界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是最好的客人之外,也藏著品牌或許不清楚的秘密,其中包含著兩個意義:

「購買地點」發生變化

網路成為極致主義者的溫床。舉例來說,如果有位想要開始登山健行的客人,不管是什麼因素或者動機,當想法靈光一閃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逛起相關產品的網站。只要待的某個品牌電商網站的時間夠久,購買同一品牌產品的機率就越大。所以有些案例是在數週之間買了同一個品牌的四種不同產品,而且越逛越感覺到品牌在教育他如何進行登山,並不是單純的買賣行為。

購買體驗不只發生在線上線下,還有「想像」

這樣說來,線上不僅僅是銷售的發生地,而是需要產生品牌內的連結。如果能讓消費者理解到背後的因素,購買單一品牌的不同品項的想像就成立了。舉例來說,開始慢跑的客人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想要打破個人紀錄或者是參與馬拉松活動。此時如果能夠蒐集到該位客人的行動變化,有機會擴展到其他產品。或者消費者買了一件襯衫後發現需要褲子,不去另外找其他品牌,而是在同一品牌中找群可搭配的產品。此時品牌若能提供對應的褲子種類,消費者將會一口氣擴增到更多品項等等。如果在其他品牌發現之前能夠先提供選項,也能夠創造極致主義的世界。

特定客人如果感受到品牌的極致主義,下個步驟將會是自己創造行動。許多極致主義客人不是花費許多金錢在某項特定的產品上而已,還會發展自己的使用方法,例如活用登山器具在辦公環境之中,創造不同於日常體驗。如果此時品牌能有專家可以提早發現這些活動的連結,就能夠發展社群工作,傾聽他們的思考邏輯,並且讓他們成為品牌最好的代言人。

在疫情仍然持續的現在,許多品牌或者嗜好無法從原來的消費路徑中找到生存之道,許多人也減少原先消費,而且更傾向特定的在家工作(WFH)場景找尋適合自己的嗜好。例如有些人開始寫程式,或者是在家瑜珈等等,在YouTube、Udemy、Wikipedia等等的地方找尋合乎自己行為模式的自學專案。自2月以來,Udemy的登錄人數比以往增加了425%,大家花費時間在原本沒有時間學習的行為,當成對下一個時代到臨前的自我啟發。

疫情時代或許可以稱為「執著」的時代。極致主義代表著人們追求的富足不再是清教徒般的心靈成長,更希望以豐富的物質生活取代逐漸虛無的未來,畢竟,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註:達達主義(Dada或Dadaism)是一場興起於一戰時期的蘇黎世,涉及視覺藝術、文學(主要是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文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物。達達主義作為一場文藝運動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波及範圍卻很廣,對20世紀的一切現代主義文藝流派都產生了影響。 (Wikipedia)

The Enthusiast Economy

找尋更多未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請我喝杯咖啡

再生式企業特集